第247章 入城 第一章求月票

    第247章 入城 第一章求月票 (第1/3页)

    正文 第247章 入城 第一章求月票

    老规矩,25章月票就加更,大大们再投张月票好吗?

    .......

    300余锦衣骑士,疾疾奔走在通往余杭门的道路上。▲∴,他们胯下都是清一色的西域健马,腰上挎着弯刀,马鞍上挂着弩箭,人人都背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套柳叶甲、铸铁盔。清一色都是蒙古怯薛军的装备。不过他们打着的,却是陈德兴的将旗。

    陈德兴本人,则当先策马走在队伍前列。这300骑便是陪他入城赴宴的伴当了。

    临安行在是天子居亭,戒备自是森严一些的。当然不是说临安城防如何坚固,临安守军如何精锐,而是规矩比较多。譬如规定外镇之将无令不得带兵入城——陈德兴现在是外镇将领,没有枢密或是天子的命令,孤身入城是可以的,带三五个伴当也没有问题,但是带上300人浩浩荡荡的入城,那就不可以了。

    好在今天陈德兴是奉旨入城赴宴,300个护卫伴当虽然多了些,但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只需将其中的一部分人留在城门洞外面就行了——这其实也是个形式,留下来的军将根本没有人看管,想要进城溜达也随便,想和守城门的兵士唠个家常也无妨。

    皇宋立国300年,南渡也已经百年,各种规矩都已经松弛了,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

    比如在临安看大门的守兵,都是世袭的殿前军,虽然不乏高大矫健之辈,但是内里却是空空如也。都是能吃不能打的货。

    最可笑的是,这位殿前军既不披甲也不持弓。更不在城墙上布防——城墙多高啊,谁高兴爬上爬下的。又不多给一文饷钱。

    所谓守门,便是在城门口站一站,顶多拿把一人多高的马枪装装样子。原本应该是一个部防守的城门,顶多有半个队的人在执勤,剩下的都不知道去哪里谋营生了……临安的三衙军兵将,除了最精锐的1000多殿前诸班直,其他人都是有第二职业的。否则靠赵昀发给他们的会子,大家伙都得去喝西北风!

    这封建王朝的雇佣军,基本上都是这个德行!有钱养着的时候都不一定不烂——譬如八旗天兵就硬生生养成了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而南宋的三衙军倒没有提笼架鸟。南宋朝廷可发不起那么多的旗饷,他们要养点儿真能打的军队呢!所以这些守老家的三衙军现在都变成了临安的大小商人和劳动人民了……

    不过烂归烂,想要整顿却是不行的!前文已经说了,这三衙军的军将多是世袭,都是南渡后第一代三衙军的后裔在充任。早就盘根错节,成了个动摇不得的利益集团。谁要去触动他们,准保没有好下场的!

    而且大宋官家的祖制,都是提防武将,收买士卒。武将要整顿军队会被认为有野心。下面的士卒混日子却是天经地义的。官家根本不当回事儿。前线的情况还好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