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三国杀 四 掘墓人

    第464章 三国杀 四 掘墓人 (第2/3页)

土墙既挡不住马,也不大能挡住弓箭,真不知道修来有何用处?

    柳家寨内。已经升起了炊烟,也不知道在熬煮着什么?估计是北逃的难民在准备早上的饭食吧?

    寨子边缘破旧房屋的顶上,隐约还能看到不少背着弓箭的丁壮。一个个身姿挺拔,志气昂扬。应该是汉人百姓吧。北地的汉人丁壮都是见惯了生死的,手上若没有一点武艺,别说被蒙古人、色目人欺负。就是汉人自己的豪强也不是什么善茬。

    这几十年来汉地的纷乱,不仅淬炼出了几支汉侯强兵。就连这北地百姓,也被磨砺出了锋芒——历史上中原和淮地男儿在宋亡之后数十年便在明教、白莲教的组织下发动了掀翻蒙元帝国的大起义!那时汉家儿男甚至能在金莲川草原上击败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屠了大元国的上都开平……

    这汉家农人不敌草原游牧的神话,与其说是蒙古、女真、契丹这等强大的蛮夷政权所书写的,还不如说是汉家王朝的统治者为了江山万万年而有意弱化民间武力所造成的后果。而蒙古统治者却没有如女真和后来的满清一样,以文治科举弱化汉人民间的武艺,结果造成汉人的武力在蒙古统治下出现了复兴!

    而北地汉侯的强大军力,便是建立在北地汉人在摆脱了科举文治束缚后武力上升的基础之上的。在原本的历史上,汉侯在李璮兵败后被忽必烈步步打压,失去了威胁蒙古统治的实力。

    然而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政策而已,由武力而不是文章决定社会地位和财富分配的制度,在蒙古一朝始终存在,并且最终养成了民间的武力,成为了大蒙古国的掘墓人。

    而现在,由于陈德兴的出现,由蒙古人的政策所养成的汉家武力,已经提前拥有了用武之地!

    忽必烈坐在马背上,定定地看着远处的景象,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叹了口气,仿佛是在自言自语地道:“今日之难,错不在朕,而在历代先汗不用儒生之言啊!”

    跟着忽必烈而来的蒙古重将宗王听了这话都是一头雾水,有几个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忽必烈一挥手阻挡住了。

    “你们不懂,不要说什么了,事到如今就只有战了!”忽必烈回头扫了众将一眼,“你们谁去试探一下?”

    “某家愿往!”头辇哥大声应道。

    这次跟随忽必烈而来的五个万户长分别是怯薛长安童,左翼第一万户长头辇哥,右翼第一万户长塔察儿,右翼第三万户长忽怜(蒙哥的女婿),左翼第四万户长忽鲁歹(成吉思汗庶孙)。其中安童是挂名的,怯薛军是忽必烈亲自在指挥,当然没有让老大第一个冲的道理。塔察儿也不会出头的,他的兀鲁斯没有了,心里正窝火呢!至于忽怜和忽鲁歹,只是因为身份高贵又和忽必烈亲近而当上万户长的,而且他们俩的万人队中一多半是东道兵,攻坚打硬仗是不行的。所以能上去的也只有头辇哥的万人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