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无向南番浪死歌

    第710章 无向南番浪死歌 (第2/3页)

弟强多了。每天都能完成一份半的工作定量,所以赚的钱也比弟弟多五成,每天都能拿到75文铜子儿,而且伙食也加五成。这会儿正捧着个大号的高粱面饼卷这牛肉在哪儿啃着呢。吃得那叫一个香啊。满嘴流油,满脸傻笑,早就忘了他爹刘老三是怎么没的了。

    “二哥儿。快吃吧,吃完了还能再出个工。”刘斗指着床铺上面放着的一个牛肉卷饼和一碗很清淡的肉汤。“工头说了,今儿晚上有加工。半工算一工,又是50个大子儿!”

    刘升一屁股坐在了自己床铺上面,其实就是一张木板直接搁在地上,上面铺了些麻布包纸的被褥——此时棉花已经进入中国,但是种植面积不广,价格也昂贵,穷人是用不起的。麻布才是劳苦大众的衣料,而为了御寒,就在衣服和被褥里面填纸。

    他拿起床铺上的牛肉卷饼狠咬了一口,用力咀嚼起来,真是好吃啊!虽然只是一些碎牛肉,加起来也没有半两,但那也是牛肉。在台州老家的时候,他从来没有吃过牛肉。那时宰牛是犯法的,就是不犯法,也不是佃户之家舍得吃的。可是在十字河口当了苦力,却是天天吃肉,猪肉、羊肉、牛肉吃了个遍——北地如今是地广人稀嘛,自然就不缺粮食不缺肉了。

    如果说江南是富商们的天堂,穷人们的地狱。那么驱逐了蒙古,已经休养生息好几年的北地就是穷人们的太平盛世了。人少、地多、税轻,还没有该死的鞑子和色目来欺负。所以北地的汉人,现在都是很拥护大明朝的。

    “还是现在的日子好过,”刘斗一边嚼着肉饼,一边嘟囔道,“天天吃肉不算,工价也不低。一天起码75文,要加工的话就125文……要是天天加工,一个月就是,就是……就是多少?”

    “3750文,合四贯半多一点。”刘升在望江书院里修过算学,心算一下就有了答案。

    像刘斗这样苦干,一个月起码有四贯工钱,工地上不另扣伙食费。如果不添置衣物,这四贯钱是可以换成四枚天道庄新发行的小银币存起来的——这种小银币的面值都是一贯,重量大约三钱半,含银量是六成七,比历史上流通的银元轻了大约一半,对应的则是一贯铜钱的价值。

    如果十字河的工程要做上一年,刘斗就能攒上48贯钱了。这笔钱在江南可以买到24石白米,比原先老刘家种地时全家的年入都多上一倍!

    “爹爹真是白死了!”刘斗的话语里面多了几分苦涩,“他要不死,也能和俺一样做。有俺和爹爹做,一年上百贯都能攒下。这样就能供二哥你去读书了……”

    听了这话儿,刘升的鼻子就是一算,眼泪立马流下来了,“读书?读书有什么用?还能指望科举么?”

    “怎么会没用呢?”刘斗惋惜地道,“从九品的吏员也是官啊……虽然只有40贯的年俸,但是活儿不累,又不必离乡,有时候还能有点油水,总好过种田做工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