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厂区见闻】

    326【厂区见闻】 (第2/3页)

之二来自于附近的农民(特别是被建厂占地拆迁的农民)。他们对工作待遇的要求很低,能按时给工资,做多了有奖金拿,这就足够幸福了。

    前些年,刚招进来的下岗工人居然偷奸耍滑、聚众闹事,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搞清楚形势。现在已经没人愿意闹了,能保住工作就行,甚至把工资再降三分之一他们也得忍着。

    这么说吧,下岗工人或农民,如果不进喜丰公司,就只能选择去沿海地区打工。

    到沿海打工的又分两种:

    第一,进工地。泥水技工,日晒雨淋,累得半死不活,每个月工资只有六七百,而且还经常被拖欠,甚至包工头拿钱跑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至于没有技术的小工就更惨,同样累得半死不活,每个月能拿500就顶天了。

    第二,进厂做流水线工人。沿海那边真是黑心工厂啊,月薪500,包吃包住,饭是糙米,菜是清水白菜,油腥都见不着,每天工作十多小时,健壮汉子都能搞成营养不良。

    以上两种工作,还得花钱办暂住证。

    这玩意儿也不贵,一两百块钱就搞定。但打工仔舍不得花钱啊,工厂还好,工地是按工期或年终结算,顺便扣你的伙食费,工人们大半年的时间都没钱,100多元对他们而言属于巨款。

    好不容易能够休息两天,出门买点东西吧,遇到查暂住证的。当街就给你抓起来,让亲友拿钱领人,拿不起钱的就被收容。遣返原籍也是有条件的,扔你去黑工地做几个月工,把遣返费用赚足了再说。

    跟去沿海打工相比,在本地的喜丰公司一天做12个小时,还能按时拿工资,这相当于生活在天堂了。

    90年代的农民,巴不得自家附近有工厂,污染再严重他们都认了——此时容平的平均工资是500左右,给他们每月300块,一个个都能乐疯。

    “传球,快传球!”

    “哎呀,你龟儿子个臭脚!”

    “妈卖批,你想进乌龙球嗦!”

    “……”

    足球场那边热闹非凡,踢球和看球的,基本都属于以前的国企下岗职工。冬天乃是饮料产销淡季,他们的空闲时间多起来,自然搞起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至于农民出身的职工,可没那份闲心,稍有时间就会回家做农活。

    “潘强,潘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