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炮台

    第八十章 炮台 (第1/3页)

    事实证明王轶想多了,不久之后马科传回消息,那位刚过二十四岁生日却有个八岁大的孩子,原名尚景云、嫁做人妇后改称齐尚氏的俏寡妇还真就杨家哥俩从乞丐堆里挖出来的,纯粹女青壮一时不凑手,便拉来顶人头。

    至于俏寡妇先前的故事,这玩意儿谁能查得出来,再说马科也没那闲工夫,近段时间王轶压在他身上的担子重的很,就这事儿,还是他亲自出手。

    倒是双胞胎,的确是杨家从妓院买来送与王轶的,俩芳龄二八年华的姑娘从很小便给爹娘卖到了勾栏之地,老鸨本指望调教好之后当做摇钱树,没成想给地头蛇相中,直接断了她的念想,仅象征性的收了点钱财便给人夺了去,哭天抹地又没用,只好生受着。

    按照马科查探得来消息,双胞胎在杨家仅呆过几晚上功夫,按理这点时间并不足以给王轶下套,但他对自个的性命较为看重,但凡有丁点嫌疑,也绝不把自己置于危难境地,故而径直扔到了后厨帮着打杂。

    俩娇滴滴的小姑娘,一生所学只为取悦男人,哪遭过这罪,天天以泪洗面,直把那群两眼冒绿光的军汉看得心疼不已,却摄于标统淫威,压根没人敢开口讨要。

    别看旗主这会儿假迷三道的装圣人,坚决抵制糖衣炮弹的侵袭,可就他那朝令夕改的性子,谁知道哪朝年心血来潮又把二人想起来,或者兴许他有啥更深层的含义在里面也说不定。

    最后还是鲁崇义看不过眼,将一双雪白柔夷快磨出茧子的双胞胎弄到了后勤整理档案—调教么,琴棋书画自然得学个大差不离,否则怎跟士子文人喝小酒唱酸曲调情,此乃后世经常有人感叹传统文化缺失来源之一,既如此,写写算算根本不在话下。

    也就姐俩倒霉,先给卫所中的粗坯军官买下送人,结果还遇人不淑,碰到了于这方面不懂风情、就爱干净利落的王轶,这要换成文人雅士,不得爱煞则个。

    这是李孝昌对王轶的评价,并得到了岛上众人的一致同意。

    其实这事儿他们还真冤枉了王标统,见多识广的王轶怎会真的不懂风情?不过是口味不一样罢了,相比青涩的未成年少女,他的中意对象,略偏向于风情万种的不可说女子。

    当然,知府家闺女那种便又是另一种说法,身份不同在精神层面带来的感官自然也不尽相同。

    话虽如此,王标统却也承认,二人不论身段抑或脸蛋在当下都属中上之姿,落自个手上纯纯的暴殄天物,可怪就怪在这儿,杨家那哥俩无利不起早,当初都敢打他船队的主意,突然间对黑旗军这么上心,要说没企图,特么糊弄鬼呢。

    他王轶就一落难至此的叛党余孽,可不是闯出偌大名声的积年反贼,有啥能让杨家哥俩上心的地方?

    暂时想不出来也没关系,日子还长着,咱现在孤悬海外,有灵山湾作天堑,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