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慷慨悲歌

    第八十三章 慷慨悲歌 (第1/3页)

    王轶觉得自己有资格这么说,黑旗军也配得上这个说法。

    一群惶惶不可度日的残兵败将,带着为数不多的粮食,毅然决然的踏上了不投鞑掳也绝不放下反明旗帜的道路,内部暗流涌动,外有强敌环伺,可他们硬是靠着一颗不服输的强大心脏,一路披荆斩棘,来到了荒凉的小岛,并成功立足扎根。

    他们披星戴月、餐风宿雨、夜以继日的在岛上劳作着,秉承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思想,为在这个吃人的社会里寻找到一丝活命的机会—顺便说一句,此句话自打王轶说出口,便给李孝昌着人刻在了山顶石头上,每当早起跑操的士卒路过此地,都会情不自禁瞄上一眼,巨石,大字,想不引人注目都难,以至于那些想到认字就头大如斗的粗坯们还没从夜校里学会几个字的时候,便已将这些字的写法深深印在了脑海中。

    按着李孝昌的说法,仅从这句话来讲,立意上便已超出那群东江叛贼甚多,这些人打生打死两年都没能认准目标,足见咱家大人的雄心壮志。

    志向的确远大,把日月合起来不就是个明字么,都敢让大明朝换新天了,还能有啥说的?

    可王轶也是真冤,他就抄袭下能激起人们斗志的诗句,顺带装装诗人,显摆下文化水平,好给自个本就妖孽的名声更添一抹神秘色彩,谁曾想随手一抄就能抄到应时应景的反诗。

    也正是有这么一股子精气神的存在,不到半年时间,昔日里破败不堪的荒山野岭之地,一座城寨竟硬生生拔地而起,在其周围,亦有军营、演武场、村落、碉堡、炮台、码头、船坞、工厂、作坊等配套设施被成功建立。

    想到此,王轶心中便有万丈豪情蓬勃而出。

    也正因此,他敢对降了我大清的孔有德、耿二投去蔑视的目光,伸出鄙视的中指,即便他与手下的出身与其脱不了干系,按理不该如此绝情负义,即便没有孔有德的提拔就没有他当初梦幻般的开局。

    当然,他这也有些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嫌疑,一来人耿仲明与孔有德又没有他超越几百年历史的眼光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