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六 轻裘缓辔踏地来(二)

    四一六 轻裘缓辔踏地来(二) (第2/3页)

   “等天下平定,吴三桂自然得上书请求辞去王爵。”吴甡亲自赶到真定。

    面陈机宜:“到时候殿下只需要顺水推舟允诺便是。”朱慈烺觉得这种论断缺乏论据,追问道:“他现在都还希望返回原封。难道未来就肯自辞王爵?”

    “殿下,”吴甡笑道,

    “他若是不肯辞国,自然会有御史们用刀笔逼他做出这等姿态。”高皇帝当年兴办大案,难道是亲自提刀上阵么?

    朱慈烺一点就透,觉得自己在政局战场上还是有些缺乏经验。同被请来孙传庭也道:“殿下。此番东虏大逆不道,辽东不能不复。日后辽东、京东在我军掌控之下,吴三桂被夹在辽西也不好做人。即便没有御史的刀笔,他也会惶惶不可终日,上书请求削藩以为试探。”朱慈烺不由点头。

    这个推论倒是被

    “历史”证实过的。吴三桂这人谨慎得近乎胆怯。常有被迫害妄想症——虽然三藩之乱的时候康熙的确是一心想削藩。

    “二位老先生的意思,看来是赞同留其爵位,甚至允许其返回封国咯。”朱慈烺从中听出了二人的意思。

    “固然如此,但也不可太过张扬。”吴甡道:“物议汹汹,仍当谨慎行事。”

    “怕的是吴三桂自我标榜,闹得天下皆知。”朱慈烺想起《三国演义》里面周瑜跟孙权说过类似的话,想骗刘备到江东成亲。

    结果诸葛亮安排赵云大张旗鼓,闹得天下知闻,破了周瑜的计策。谁说演义话本没有教育意义!

    “吴三桂定然会如此做,不过《皇明通报》却在咱们手上,比的就是谁的声势更为浩大。”吴甡不以为然道:“陕西光复中,多提点些年轻将领出来,谁知道他们是官兵还是吴三桂手下?如此既安抚了吴三桂,也不至于让他出风头。”

    “殿下,”孙传庭又道,

    “退一步讲,这天下真正激进效死之人多些,还是墙头草多些?”

    “真正激进效死之人,万中取一已经多的了。”朱慈烺道。

    “那便是了。”孙传庭笑道:“招抚吴三桂固然会引人非议,但真正为此痛心疾首之人,不过万中才有一个罢了。而且这些人既然是真正忠义效死之辈,那么无论圣天子做了什么,在他们眼中都只会觉得是圣上用人不察,并不会变易其忠心。”——这便是皇帝虐我千百遍,我待皇帝如初恋么……朱慈烺忍不住咧嘴笑道:“孙先生的意思是,招抚吴三桂之事,最多只有一些尘嚣,不会有大事?”孙传庭不愿把话说死:“臣以为必不会有大乱。”所谓的大乱,那就得是民变、军变之类了。

    朱慈烺记得原历史时空中,南明治下的江南发生过

    “佃变”和

    “奴变”。其实就是江南底层百姓对乱世的呼应,希望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

    只是因为他们缺乏领袖人物,也不曾打出旗号,所以只说

    “变”,不算

    “乱”。

    “无所谓,如果能够兵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