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宜春台上

    第五十四章 宜春台上 (第2/3页)

跟着一个背着书袋的奚僮。

    ……

    曾渔和四喜主仆二人天刚亮就从北门入城,绕过府学宫登宜春台,上山石阶盘旋数百级,山道一侧石壁不时能看到镌刻填朱的擘窠大字,诸如“袁州第一江山”、“郡邑名胜”等等,也有题诗的,曾渔一路看来,发现严嵩也有一首诗题于石壁,诗曰:

    “沙清江练绕城回,霜净花枝拂槛开。山阁昼闲宜对酒,病身秋尽始登台。潇湘木落闻猿啸,彭蠡云长见雁来。郡僻渔樵堪卜隐,时危戎马转兴哀。”

    ——诗的落款年份是正德八年,距今已四十余年,严嵩是弘治十八年的进士,考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编修一职,旋因丁忧回乡,闲居八载,这首诗应该就是严嵩那个时候游宜春台所题,诗清丽可诵,只是镌刻涂朱太过鲜艳,想必是新近填涂的,单涂严嵩这一首,旁边的几首题诗都不涂,以衬托首辅大人诗作的大红大紫。

    曾渔笑着摇头从严嵩题诗下走过,石阶转弯处,有亭翼然,这是春风亭,四面栽种着桃树、李树千余株,若是春日登临,桃花、李花盛开,应当更为爽心悦目。

    一路祠堂颇多,过了宜春侯祠,再上面便是宜春台,眼前这座高台是正德年间袁州知府募资重修的,四、五十年时间,横阶苔藓斑驳,台后松柏蓊郁,就已经很有古朴意味了,想想严嵩那首诗涂填得那么刺眼,与整座山都格格不入,这是哪个马屁精搞的,看着就不是好兆头,严氏必败啊。

    曾渔二人来得早,一路没遇到其他人,登上宜春台,红日初升,金光万道,整座宜春城尽收眼底,屋檐染金,连绵栉比,不远处的秀江波光耀耀绕城而过,不知何处传来悠悠钟声,曾渔四面观望,没看到哪里有寺庙,这城中小山也能藏古寺吗?

    四喜看着那参差数万人家的宜春城,很是兴奋,指着山下那一排考棚问:“少爷前日是在哪座考棚里考试?”

    曾渔指点道:“巳堂考棚,应该就是右边第二座。”

    过了一会,山脚下开始有人陆续聚集,这些人或青衿,或襕衫,峨冠博带者亦有之,又有卖果子、卖甜酒的小贩闻风而来,叫卖声隐隐传到宜春台上。

    四喜道:“少爷,那些人也到了。”

    曾渔道:“我们先去下面韩文公祠等一会,待那些人上台再说。”

    主仆二人下到韩文公祠,韩文公祠里有“天道酬勤”四字,据说是韩愈手书,听曾渔解释了这四个字的含义,四喜道:“少爷,今日就数我们最早上山,我们最勤快,天道酬勤,少爷今日比试一定赢。”

    曾渔笑道:“好彩头,好彩头。”

    听得祠外山道间人声嘈杂,宜春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