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之桑榆

    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之桑榆 (第2/3页)

,夏言便请了之前一起出去的监生们成贤街上一座小饭馆吃了一顿,众人你一杯我一杯地上来灌酒,到后他不得不多喝了几杯,自然而然就醉了。几个监生本待搀扶他回去,可想着被章懋这个大司成瞧见需不好看,于是就放下人小饭馆的饭桌上趴一会儿解酒,又留了一个监生陪他。而那监生坐了没多久,偏是监有人来找,他踌躇再三,托付小饭馆的掌柜伙计多多照看一二,自己就慌忙回去了。

    夏言这一觉睡得昏昏沉沉,直到隐约觉得有人往嘴里灌了什么东西,他方才没好气地嘟囔了两句。可是,随着一股清甜的液体入了喉咙,他那胀痛的脑袋不知不觉就清醒了过来,朦胧醉意竟是如同退潮的潮水一般迅速退去,没过多久就晃了晃脑袋睁开了眼睛。这时候,他就看到面前不远处的一张椅子上坐着一个气定神闲的年轻人,而除此之外,可放得下四五张小桌子的小饭馆再也没有一个客人,连门板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放了下来。

    管父亲只是个知州,可夏言毕竟是出身官宦之家,遇事镇定些。此时此刻只看对方那架势,他就知道并非寻常贵介子弟,端详了片刻,他突然生出了一个念头,当即试探道:“尊驾可是平北伯?”

    “哦?”

    徐勋知道夏言之名,还是因为后世听说过此人和严嵩的一段公案,此刻见人如此机敏,他不由得微微笑道:“何以见得?”

    “下一介监生,平素监读书很少外出,自忖决计不曾惹事生非……哦,就算日前惹过三个无耻的言官,可若是他们要报复,断然只会把醉倒的下拉到什么荒郊野外图谋不轨,不会这样待之以礼。而且,南京城贵介子弟虽多,可多半都是仰仗父祖余荫之徒,如平北伯这样气天成的凤毛麟角。”

    “怪不得人说你口才可比三国周公瑾,果然是非同凡响。”无论是谁,面对这样的恭维都会高兴,徐勋自然也不能免俗。毕竟,他今天来见人是为了一件大事,当然不希望要大费唇舌去说服人。于是,微微颔之后,他就直截了当地说道:“既然你知道是我,那我便长话短说。今日见你,一来是因为听说你之前为了章先生挺身而出,将那三个言官驳得体无完肤,我有些好奇。二来是既然知道你如此胆大,所以我有一件事,想看看你可有胆子接下。”

    二十出头正是意气风的年纪,因而听到徐勋这么说,夏言眉头一挑便站起身来,拱了拱手后朗声说道:“回禀平北伯,若是为国为民的正事,下义不容辞。但若是为了一己之私,恕下难以从命。”

    “我想让你上书举荐一个人。”见夏言微微皱眉,徐勋不等其开口询问就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想让你举荐南京吏部尚书林瀚林大人为天官!”

    “什么?”

    夏言原本打定了主意,若是徐勋认为自己是那种三言两语就可以笼络收买的,必定要让其看看自己的风骨品行,可此时此刻听徐勋再次重复了以一遍,他不禁觉得难以置信,心也有些乱了,好一会儿才沉声问道:“可是大人,如今的吏部马尚书坐镇,虽则年迈,可少有疏漏缺失之处,林大人虽则志大才高,可我这贸贸然上书……”

    略过是否答应,而是考虑起上书是否不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