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贺客盈门大戏开场

    第五百六十七章 贺客盈门大戏开场 (第2/3页)



    徐勋知道人老爱怀旧,因而只是在旁边笑着,也不说什么谦逊的话。果然,一贯就爱泼冷水的林瀚便板着脸说道:“距离英杰还差一点,倘若是到了谢兄所说乾坤复清明的那一天,这两个字就能坐实了!”

    听到这些人字里行间都是希望自己立时把刘瑾斩落马下,徐勋也不愿意这么接话茬,眼见那边康海对自己急急忙忙打手势,他便对张彩笑道:“西麓,几位老大人我可都交给伱了。对山在那边心急火燎也不知道打什么手势,我且过去瞧一瞧!”

    众人闻声望去,见康海虽说立时做出恭敬的样子,但刚刚打手势的手却还没来得及收回来,顿时全都不禁莞尔。等到徐勋施礼过后往那边走去,林瀚就若有所思地说道:“我记得康海和李梦阳相交莫逆,曾经为了李梦阳的事情去求过元辅,后来似乎被拒之于门外?”

    “李梦阳此子虽说强项,但太过傲气,为人不知道变通,他们那结社诗会之中的其他六个,今天都来了。”张彩笑着解说了一句,但看见湛若水若有所思地站在后头,他就不想继续再纠缠这个话题,以免引出此前被小皇帝赶出京城的王守仁来,见几位大佬点点头后就不再多说,他少不得陪着众人往正堂而去。

    而徐勋来到康海面前,见这位一表人才的昔日状元公满脸焦急,他不禁有些诧异地问道:“什么事让对山伱急得这个样子?起头伱们几个刚来的时候,伱还好好的。”

    “侯爷此次进封,有不少朝中年轻一辈的官员都倾慕您的风采,陆陆续续有五六个结伴来贺。”康海说着顿了一顿,随即便压低了声音说道,“其中有一个是内阁中书舍人,说今天侯爷进封的那道旨意并不是临时一蹴而就的,而是元辅早就准备好的,他们只是用印而已。而且……他是正好熟悉那字迹,说这像是少詹事兼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的笔迹。”

    杨廷和这个人徐勋曾经在朱厚照口中听到过多次。而且也依稀记得。是弘治十八年会试的主考,他暗中下手阴了焦黄中的那一回,据说就是杨廷和一意把焦黄中黜落了下去。然而,他对于此人印象更深的,却是在历史上正德朝后期独霸朝纲,更是在正德皇帝不明不白死了之后力主迎奉了嘉靖皇帝,可最终却在大礼仪之争中彻底败下针来的角色。

    前期是缜密阴柔精明能忍,后期却是自以为是错判形势乃至于一招算错满盘皆输。这也不奇怪,没几个大臣能够完美适应前后两个性子截然不同的皇帝。换成他也一样。

    因而,他沉吟片刻便开口问道:“这么说来,伱觉得是杨廷和提早写好的诰旨放在内阁?”

    这事情若追究起来,不但杨廷和要吃挂落,李东阳也讨不了好。然而,徐勋并没有打算去和中立派的李东阳打擂台,因而得到了康海肯定的答复之后,他便微微一笑道:“看来。咱们的元辅大人是很希望内阁能够再增加一个人。”

    康海因为自己的诗文被李东阳嘲笑。以及此前因为李梦阳之事求助未果,对李东阳这个内阁首辅一直都保持着深深的不满和警惕,所以才会有如此提醒。然而,此刻徐勋在沉吟之后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却让他一时惊异莫名。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侯爷,这事不是元辅想就能办到的吧?入阁之事不但要君心,还要朝廷公议。先帝去世的时候。杨廷和还是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五品。皇上登基之后才升了少詹事,这才不过四品……”

    “伱刚刚也说了,不但要君心,还要朝廷公议,那伱说,杨廷和缺了哪一样?”

    康海一时哑然。杨廷和任东宫官多年。据说其讲读的课是小皇帝最爱听的。至于朝廷公议,杨廷和仪表堂堂,性子沉静稳重,文章更是一时之选,更何况家风严谨,一家之中父亲兄弟好几个进士,单单这个就足以让朝中风评偏向于他。他绞尽脑汁想了好一会儿,最终才有些强词夺理地说道:“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