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

    第五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 (第2/3页)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李东阳也懒得再藏着掖着,遂直截了当地说道:“我虽是桃李满天下,但如今来往门下的已经不多了,说是心力交瘁也不为过。若是侯爷担心为人所趁,那等到事成之后,我就立时致仕如何?”

    李东阳这话说得斩钉截铁,丝毫都没有拖泥带水。面对他如此坚决的态度,徐勋也不再一味只是兜圈子搪塞,而是沉声说道:“元辅致仕,打算以何人自代?”

    听徐勋竟是如此问,李东阳心中顿时一跳。他原本认为今日要耗费口舌无数,这才能说动徐勋采取最终行动,谁知道对方竟是分明早就已经下定决心,甚至还问起了自己的接班人。心情激荡的他捏了捏拳头,竭力让自己平静了下来,但声音仍然不可避免地有些沙哑。

    “今南京吏部左侍郎杨廷和。”

    “不行。”

    对于李东阳提出的人选,徐勋直截用两个简简单单的字就回绝了。见李东阳面色倏然一沉,他便淡淡地说道:“杨廷和兜来转去只是在京官任上,一直都在馆阁上头转悠。当然,我并没有指摘元辅的意思,毕竟你也是从这一条路走出来的,但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曾出过京城实实在在管治一方百姓,我实在难以相信人会把天下治理好。此杨不如彼杨,元辅为何不举荐和你有同门之谊的杨邃庵?”

    杨一清!

    尽管杨一清也确实和自己同门,但就冲着徐勋和杨一清交情深厚,李东阳能够推杨一清入阁,但着实不想让其回来执掌内阁。杨一清这个人性子阴柔,是和自己一样,能够妥协折衷和稀泥的人,可杨廷和却是外柔内刚乾纲独断的秉性,接下来正需要大刀阔斧,而不能让朝局在和自己在位的时候一样!因而,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不动声色抛出了一句话。

    “杨邃庵离开陕西,侯爷就不怕小王子挥师南下,西北生灵涂炭?”

    “他又不是战场临机应变的主帅,若是复套事成,入朝便是铁板钉钉。他已经为了陕西弃了好几回唾手可得的好机会,满朝文官当中还没有一人能如此高风亮节。倘若真的是他一走,西北便生灵涂炭,那么。岂非西北上下文武全都是无能之辈?”

    否则他为什么留下陈雄任宁夏总兵,又准备把曹雄转任延绥总兵,再加上庄鉴的大同总兵,张俊的宣府总兵,这一条线几乎都连了起来?

    话说到这个份上,徐勋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总而言之,无论资历人望,杨一清远胜杨廷和远矣!我能接受的,便只有这么一个人选,还请元辅三思。”

    杨廷和这个人,外头看上去是沉静稳重的性子,但实则却是极其执拗独裁的人,况且又和他没打过几次交道,倘若让这么一个人秉政。迟早他便是养虎为患!

    一老一少目不转睛地彼此对视着,足足好一会儿,李东阳知道自己是甭想徐勋做出让步了。事到如今,尽管他手头还保留着不少力量,但要想扳倒刘瑾却是怎么都不够的。倘若没有徐勋出手,他就是和稀泥到死,恐怕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朝上那些中坚力量被一点一点地赶出中枢,就和杨廷和一样。

    “好,那就依你!近日我就设法让人廷推杨邃庵入阁。而我致仕之后。自当由其继任首辅!”

    “元辅这么快就能下定决心,在下佩服。”徐勋径直拱了拱手。见李东阳的脸上多少有几分苦涩,他这才开口说道,“有劳元辅放出王鏊心力交瘁打算致仕的风声,想来那一位原本就熬不下去的王阁老会立时照做的。至于杨邃庵入阁之事,不用急在一时,旬日,大约吏部尚书刘宇和兵部尚书曹元就会谋求入阁。”

    刘宇也就算了,听说吏部被张彩把持,他一个天官却半点铨选的权力都把持不到,能够更进一步当然是夙愿;可是,曹元那兵部尚书的屁股尚未坐热,怎么也会想到一心往内阁里头挤?尽管心下很有些难以置信,但李东阳如今虱子多了不怕痒,思量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