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工厂的危机与陈晨的意见

    第九章 工厂的危机与陈晨的意见 (第2/3页)

   这个时候是2017年,不是2012年,手机品牌兼并都已经到末期了,就剩下仅有了几个大品牌了,这时候跳进去,完全是找死的行为。

    而且,代工厂去做品牌,并没有什么优势,反而是一个劣势。

    很多普通人可能不了解,作为代工厂,有自己的生产能力,像永恒这种顶级工厂还有设计开发能力,但是为什么一定给别人代工,为什么不自己做手机来卖呢?

    原因主要是两点,首先是隔行如隔山,会做技术,却未必会做品牌营销,会做硬件生产,却未必会做软件开发和系统优化。

    他们没有市场调研、广告宣传、售后处理的经验以及相关的人才储备。

    从市场调研、造型设计、技术研发、上游芯片厂商的排产、广告推广、销售和售后网点铺设等等这些问题,完全是一清二白!完全要从头做起啊!

    所以代工厂去做品牌,和新开一个公司新创品牌,本质上没有区别。

    不过相对而言,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致命的原因是第二点,就是同行竞争。

    作为代工厂,去做品牌的话,相当于去和自己的客户进行竞争。

    本来品牌厂商把设计好的方案交给代工厂代工,而现在代工厂自己也销售同类的产品,谁也无法保证代工厂不会盗用自己的设计,做他们的品牌。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华为的代工厂,拿到华为的最新手机的图纸方案,稍微改一下外形,贴上自己的品牌去销售,华为也是头大。

    虽然打官司基本都能赢,但是这种事情最好还是能避免就避免。

    所以他们知道工厂要做自主品牌的时候,很大的可能会直接取消合作,撤销订单,去找更加保守的代工厂。

    这样一来,本来就匮乏的订单,就更加的少了,对永恒而言,无异于火上浇油。

    如果陈建生自己的手机品牌不能大获成功,那工厂妥妥的等死。

    在李智看来,陈建生是自寻死路,而代工厂好歹是集团下属的一个老公司了,在市场火爆的时候,为集团创造了很多利润,不能就这么放弃了。

    所以李智坚持保守做法,一边关停一部分产线,一边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一边联络中小订单,一边继续争取苹果的订单发份额,争取三个财年之内恢复盈利。

    而陈建生,则孤注一掷的准备开发自己的品牌,在最不合适的时机,插手手机品牌市场。

    陈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