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讨伐董卓的星星之火

    第八十三章,讨伐董卓的星星之火 (第1/3页)

    林晟兵马行至孟津,已过响午。

    渡口船只不够,一众将领带兵沿河搜捞渔船。

    荀攸,华雄二人陪同林晟留守。

    忽京城有一骑飞奔而至。

    正是林晟命令徐晃一日三传的信使。

    信中内容简短,事情倒是重大。

    太傅与司空最后决裂,较力于官署区,后太傅内乱,西凉兵血洗官署区。

    收起信封,让信使回城,林晟良久不语。

    这番董卓,算是彻底清除了他掌控天下的最大绊脚石。

    荀攸看罢林晟递与的信封,长叹一声。

    “林中郎,天下容不得他了。”

    有着华雄在场,荀攸没有说出他是董卓。

    林晟有些挣扎。

    是就此离开洛阳,于一处起兵,还是回洛阳,与董卓共进退?

    知晓历史的最大痛苦,就是知道结局后的患得患失。

    如今,已经完全偏离了历史轨道的三国,仍然无法让林晟果断选择。

    “先诛灭张扬!”

    荀攸点头同意。

    毕竟这是以朝廷名义发起的讨贼。

    船只搜索后仍旧不够,九千兵马分了若干趟才一一渡完。

    至夜,大军因渡河延误,才行至河内郡温县,为了不扰民,林晟将部队置于县城外二十里。

    这一日的二传信使只带来了洛阳动乱平息,神秘部队往关东撤离的消息。

    在帐营中,林晟与荀攸等待最后一传。

    听得马蹄声,与守营兵卒的喝停声,林晟与荀攸也出了营帐。

    信使下马递与信封。

    其内写着袁隗一族的结局。

    三日后南市斩首,共八十一人,其中有袁隗,袁基等。

    林晟猜到有这种必然结局,但是历史提前了,那么十八路诸侯仍然会来反董吗?

    荀攸看完纸条内容,沉思不语。

    打发完三传信使,林晟进帐,荀攸跟后上谏。

    “五官中郎将须得速破张扬!”

    “先生有何计教我!”

    “瞒天过海!”

    初晨,林晟点将集合,徐荣不见,以集粮任务告知众将。

    大军往北行。

    张扬在上党郡治所壶关县旁的长子县,直逼上党太守张守。

    而从司隶入上党长子,必须横跨太行山,王屋山连脉。

    有三径可走,从西向东,分别是轵关陉、太行径、孟门径。其中又以太行径通丹河,最为通坦。

    将昨日三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