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军纪整顿

    第一百三十三章,军纪整顿 (第1/3页)

    很多时候,林晟都不愿亲自率领兵马,因为这预示着出征的必然,大战的必然。

    而大战,必定民生凋零,流血漂橹。

    所以林晟所率领的典军校尉部兵马,在有了典军司马侯谐后,就一直没有插手管理。故而兵马人数仍旧一千五,侯谐不敢擅自多募。

    而张辽病重,除了每日巡视,也未对中军校尉部做任何编制!

    所以此次行军,算上赵融的五千兵马,也就八千兵马启程。

    其余新募兵士,留予徐荣守上党之用。

    从壶关至高都,跨越半边上党的大小,又道路经年未修,行军缓慢。直至夜晚,也才过长子县,临近泫氏县。

    远程行军,最耗粮草,但沿途皆为林晟之管辖,就地取粮,倒不是难事。

    两次出征,林晟很明显地感觉到行军打仗最薄弱的环节。

    粮草!

    这个时代的粮草,真真切切是粮和草,没有进行任何加工,不易携带,不易运输,甚至若不是沿途属于自己的管辖内,没有沿途补给,八千兵马都走不出上党。

    在对军医的构建进行了畅想后,林晟这个夜晚绞尽脑汁地想要改革粮草问题。

    粮草必须体积小,易饱,易运输,且存放时间长。

    这让林晟想起了饼。

    在洛阳居住一个月,林晟有见过类似之物,但较为软绵,不适合携带,估计也是这样的特性,所以并没有让军士注意这易携带的军粮。

    再者便是粮草运输,征用民夫进行粮草运输,损耗太大,一万兵马,若无十倍之民夫,尚不能战。

    这是一个极大的麻烦。

    试想,若将十倍降低至五倍,或者三倍,留下之人尽皆农耕劳作,粮食便源源不竭,生产与战争更趋向于平衡。

    然则百姓最终还是为了战争而服务,无法安宁。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唉。”

    林晟看着丹河水,喟然长叹。

    一路行军,过泫氏而补粮,从当地官吏口中所知,天井关已大战两日,日夜不停。

    林晟一股怒火油然而生,早先便下令不轻易攻伐,这些将领完全不听命令。

    随即下达急行军命令,至高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