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改变

    第五百五十八章 改变 (第2/3页)

    但杨铭这个年轻人却给了孟苏一种不同的感觉。

    从他看到现在的剧情,没有高深的思想,也没有晦涩难懂的镜头语言,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剧情通透,手法简单,让人看起来根本不用花一丁点脑细胞,仿佛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导演拍的电影。

    但恰恰就是咋看起来非常普通的剧情,却给人一种不同的感觉。

    虽然孟苏不能代入进去,体会不到年轻人对这部电影的共鸣,但是他还是能够通过昏暗的灯光,看到影厅里其他年轻人兴奋热烈的反应。

    因为影厅里已经响起了数次掌声,基本都是看到精彩的地方,那些年轻一辈们情不自禁发出的鼓掌。

    这是明证。

    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就去判断一部电影的好坏,这句话一直都铭记在孟苏的心里。

    接下来的剧情,就是调查班费被偷的剧情,面对教官让同班同学投票选出他们心目最大的怀疑对象时,男主角和他的几个死党,最先站出来反对这种投票。

    这让观众们感受到了这群‘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即使老一辈们看到这里,也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表示对这段剧情的满意。

    “成绩不好的学生,不代表他们的品质就不好!”孟苏又在自己的本上写了下来,也许这是那个年轻人想要表达的思想吧。

    写完这段话,他又在后面按照惯例做了一个符号,=号,然后在这个等号上面画了一个差。

    孟苏也猜到杨铭为什么要拍这个镜头了,最近几年,华夏的教育渐渐有点变味了,应试教育的批评,在各种新闻报道上,更是屡见不鲜。

    尤其是在各大学校里那种好学生就能代表一切的思想,更是大行其道,逐渐有成为主流的一种趋势。

    而成绩不好的学生,那些不好好学习,上课调皮捣蛋的差生,也被老师们划为坏学生的行列,被学校,被老师们作为教育其他学生的示范。

    这种做法也引来了很大的后果,一些差生受不了这种在同学面前的羞辱,有自杀,有报复老师的,也有枪击同学的,最近几年校园惨案屡屡发生,不少高中院校都加大了各自的保安力量,也加强了对学校学生的管理。

    可是现在通过杨铭这段剧情,明显可以体会到他所想要表达的观点。

    差生不是坏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不好,他们调皮捣蛋,只是处于青春期的正常叛逆而已,只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而已。

    相反此时剧情里的教官形象,不正是代表了那些对差生不分青红皂白采取高压措施的学校和老师吗?

    也许这就是答案。

    孟苏越想越感到杨铭这个少年突然安排这个剧情是大有深意,看似只是一个为了表现男主角硬朗义气的剧情,但内在表达的却是对当今教育的思考。

    这个剧情的拍摄,犹如一个天外飞仙,突如其来,根本没有没让人感觉到里面真正蕴含的深意,这种拍摄手法要比那些故作高深卖弄思想的新人导演们,要强太多了。

    不知道为什么,孟苏在心里越来越佩服杨铭这个年轻人的导演天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