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 官媒报道

    第1246章 官媒报道 (第3/3页)

主题曲接唱人选上,也被《三国》的逆天票房给吓了一跳。

    这数据太震人心魄了。

    尤其是电影圈,面对《三国》如此妖孽的票房成绩,他们既是感到绝望,又有一丝窃喜。

    难道电影市场的春天,真正来到了?

    不然一部电影,而且还是一部国产片,就算票房成绩再怎么惊人,也有一个限度啊,不过《三国》的表现,打破了所有电影公司的猜测和底线。

    这已经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印钞机,每时每刻都在疯狂的抢钱。

    最令所有电影公司内心感到轻松的,《三国》用如此震撼的票房成绩,告诉所有人,国产电影并不是没有希望,好莱坞大片也不是不可击败。

    看看现在米国的电影票房排行榜排在第一的是哪部电影?

    是《三国》,而不是有着好莱坞纯正血统的《太平洋决战》。

    《三国》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所有华语电影人,好莱坞大片从来就未曾真正独霸全球的电影市场,纯正的华语电影也不是一出国门,就会落得凄惨无人观看的地步。

    只要电影质量过硬,只要电影确实好看,只要用心去拍,国外的影迷对华语电影还是买账的。

    特别是官府口舌《民众日报》对于《三国》在国外上映造成的轰动,也用了不小的篇幅进行报道,为这部电影再增添数个光环。

    “我国年轻导演杨铭的新片《三国之赤壁》,以磅礴恢弘的三国历史为背景,对早已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进行艺术加工,搬到大荧幕上,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轰动,甚至国外无数影迷为了观看这部华语历史巨片而排队购票。”。

    “电影史诗的战争场景,更是征服了无数影迷观众;汉朝犹如盛世华章的服饰造型,更是让无数影迷痴迷不已。”

    “杨铭通过他新片证明华语电影想要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并不需要去刻意拍华夏落后地区的画面,而去博得国外影迷和一些机构的赞同,相反这种明显带有丑化的电影,更加暴露了一些电影人的无能……”。

    杨铭也没有想到《三国》竟然会上《民众日报》的新闻报道,而且篇幅还不小,当他看了里面的评论之后,也不禁大喊畅快。

    今世华夏的态度确实够硬,丝毫不顾一些人的脸面。

    其实,他对前世所谓韬光养晦的姿态,并没有任何意见,毕竟前世华夏国家的实力确实不够强大,而且四面皆敌。

    但他就是对国内一些以到国外拿奖为荣的电影人感到不屑,看看他们拍的电影,基本展现出来的华夏,都是与贫穷落后愚昧有关,当然了,这也与国外那些电影奖项机构诱导有关。

    拍华夏美好的一面,谁信啊?谁看啊?关键这些奖项机构并不需要这些,他们需要的是丑化华夏,所以这些机构通过各种奖项诱导本土一些电影人拍这种展现华夏丑恶一面的作品。

    不这样拍,绝不可能获奖。

    这种现象在08奥运之前表现非常明显,过了2010年之后,才稍稍好转,毕竟那时无数老外来华夏旅游,见识了真实的华夏,虽然也有贫穷的地方,但绝对不像电影里说的那么夸张。

    前世有这种电影人,今世也不例外,尤其在所谓宽松民主的法律下,这种电影人更是如鱼得水,光明正大。

    杨铭对这种类型的电影人自然不会有好印象,对《民众日报》以他这部电影为话题,狠狠的奚落了一番那些电影人而解气,就算被挡抢使,他也无所谓。

    每个国家,都有好中差,华夏有,欧洲有,米国有,全世界都有,但这些电影人的目光,就像手电筒一样,只照自己家,却不看外面的黑暗,让人鄙视。

    《三国》的票房趁着《民众日报》和带有官方背景色彩媒体的大肆赞美,再次上涨。

    而且国外票房的涨势也是相当平稳,在这方面官府的文化部可是出了很大一番力,这种能够引爆全球民众热议华夏文化的机会实在太难得了,可以说在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环境越来越趋向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像以前利用政治和军队在国外宣传华夏文化的机会已经是完全不可能,一切都靠实力和正常文娱产业宣传进行。

    像《三国》这样能够取得全球轰动的华语电影,最近这十几年,简直就是缺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