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黄河清樊陵料祸,大赦天下祸事起(...

    第二十三章、黄河清樊陵料祸,大赦天下祸事起(... (第3/3页)

何敢受此大礼”,李颂赶忙扶起二人,连称不敢。

    宗资笑道:“你尽可宽心,此事乃是密奏,曹公自会为你保密,不会让外人得知,此事若成,本太守愿保举你为一县之令。”

    “多谢太守大人栽培,李颂此生不忘”,李颂兴奋道。

    宗资一番褒扬李颂后,将其打发下去,朱并拿出一封书信,交予宗资阅览,宗资阅完之后惊惧不定,对朱并说道:“兹事体大,还需周全部署才是。”

    “嗯,大人所言甚是”,朱并冷笑道:“诸位常侍大人,早已布局,曹公令太守大人暗中联结不满范滂之人,以李颂牵头,上奏陛下,将范滂等流一网成擒。”

    “呵呵,曹公深谋远虑,本官敬佩之至,令我假意重用范滂,以作典范,引得其他诸郡纷纷效仿,可笑范滂等辈愚不可及,祸已临头,尚不自知”,宗资得意笑道。

    朱并轻笑道:“范滂不足为惧,所惧者乃是李膺,不过此次由李颂上奏,李颂乃是范滂外甥,陛下定然相信,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士人不满者大有人在,看他李膺还能嚣张几日。”

    “曹公爱才,本欲借举荐李颂,以示好范滂,提拔重用,奈何此人不识抬举,妄图以卵击石,自寻死路,也怪不得曹公”,朱并心中有些不忍道。

    而此时南阳宛城刑场内,人头攒集,南阳太守成瑨正犹豫不决间,功曹岑晊(字公孝)催促道:“太守大人,张泛仗恃权势,横行霸道,不循法纲,罪不容诛,理应正法,以明法纪。”

    “可是,有陛下赦令在此”,成瑨手中握着桓帝赦令,为难道。

    贼曹史张牧接着劝道:“大人不必忧心,司隶校尉李膺不惧权宦,不顾赦令,为明法纪,府衙前怒斩张成之子,深得朝野赞誉,大人当效法之;可暂不公开赦令,先为民除害,再宣读赦令,若是奸邪为难,朝中自有李膺、陈蕃二公主持公道;何况百姓围观,若是赦免张泛,只怕大人声名扫地,为人不齿。”

    岑晊见成瑨迟疑不决,上前一把拉住成瑨,厉声道:“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请立斩张泛,否则太守将得罪所有人,孤立无援,必将为满朝所不容。”

    张泛跪与刑场上,惊惧不已,看着身旁宗族与宾客两百余人,自语道:“赦令明明已出,太守为何不宣赦令,还将我押赴刑场,莫非真要灭我张家不成?”

    这张泛乃是宛县人,为桓帝乳母赵饶外亲,家资丰厚,擅长雕刻,常琢玉镂金,贿赂宫中,结交宦官,更与宦官王甫相交莫逆。张泛倚仗宦官权势,骄横不法,肆行无忌,郡县官员皆不敢过问,任其逍遥法外。

    近日张泛闻得赦令将出,大肆胡作非为。恰逢岑晊任南阳功曹,而宛县为南阳属地,得报张泛恶行,当即与贼曹史张牧说服太守成瑨,将张泛及其宗族、府中宾客共二百余人,不论老幼,悉数收捕入狱,审讯定罪,独有张泛之妻携子归乡探亲,得以逃脱。

    成瑨几番挣扎,在岑晊逼促下,咬牙下令道:“斩张泛等人,以明法纪。”

    随着成瑨一声令下,张泛等二百余人,纷纷人头落地,张牧、岑晊顿觉舒畅无比,刑场内外欢呼不已。待斩杀张泛后,成瑨这才取出赦令,宣诏施赦,并将张泛之事奏报朝廷。

    自此,二郡不知何人传出歌谣道:“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但坐啸。”言外之意,乃是讥讽宗资、成瑨二人虽居太守之位,却无太守之权,不过是摆设而已;范滂、岑晊名为功曹,行太守之权,实与太守无二,歌谣看似赞美范滂岑晊二人,实则未尝不有斥责二人以下犯上之意。

    另有,小黄门赵津,家居晋阳,贪残放恣,太原太守刘质,将其捕入狱中,遇赦不赦,把津处死。

    宦官又岂会就此罢休,中常侍侯览立即指使张泛之妻上书讼冤,并于桓帝前劾奏成瑨、刘质二人不奉诏命,罪同大逆。桓帝顿时大怒,立征下狱,责令有司审问定罪。有司秉承宦官的意旨,奏报成、刘罪大恶极,应当绑赴市场,斩首示众,而岑晊、张牧等人早已逃亡他处,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