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金銮殿葬礼之争,董太妃进封殊荣(下)

    第190章 、金銮殿葬礼之争,董太妃进封殊荣(下) (第2/3页)

云散,到时一切富贵荣华、美女娇妾皆会不翼而飞,陛下自是舍不得。”

    “啧啧”,曹节自得笑道:“任他千变万化、计毒谋深,我自泰然自若、一力破之;我等便利用陛下忧惧之心,来个将计就计,不断以谋反、叛逆之事来吓唬陛下,让陛下日夜陷于紧张不安之中。”

    “好一个将计就计”,王甫抚掌大笑道:“陛下越是惊惧不安,对我等越是有利,到时我等便可趁机誓死捍卫皇权,以护卫天子为名,一举剪除宋酆等贼子,陛下亦将对我二人更为信任,此计果真老辣!”

    “不过云台老妇已死去,太后之位空出,自是由董太妃继任,我等还需与其多加交好,日后纵然陛下对我等有何不满,亦可请董太妃从中周旋一二,陛下焉能不听母命!”曹节细眼微眯,笑吟吟道。

    “嗯”,王甫闻言一喜,心忖报仇有望,自己与渤海王刘悝结怨已深,早恨不得除去刘悝,怎奈宋皇后尚在,不好下手,而董太妃本就因董宠之死,对宋皇后心怀不满,到时自可加以利用。

    王甫忙点头道:“我等素来与董太妃交好,若是董太妃进封太后之尊,必因旧日私怨,与宋皇后不和,到时有董太妃从旁庇护,想要除去宋皇后,还不轻而易举。”

    二人相视一眼,仰首大笑,忙招呼下人备好酒席,唤来歌姬挽歌起舞,二人痛快畅饮,直至深夜,王甫才尽兴而归。

    然而此时正与何莹纵情床榻上的灵帝,尚且不知老奸巨猾的宦官,早已摸准他的软肋,或许灵帝还是过于年轻、过于自信,又或许是他过于贪图肉欲,再度陷于宦官算计之中。

    熹平元年(172年),秋七月,窦太后葬礼方过去半月,曹节等人便急不可耐,力荐灵帝迎立董太妃为太后,而朝中文武想到董太妃乃是灵帝生母,自是请准。惟有宋酆上奏劝阻灵帝,言窦太后丧葬未过一月,不宜操之过急,请求灵帝暂缓月余,灵帝不准,将宋酆奏章驳回。

    熹平元年(172年),秋七月九日,洛阳大雨倾盆,灵帝奉立董太妃为太后,因其居于永乐宫,故又称“永乐太后”。

    此时窦太后已死,董太妃成为太后,董太后这才长长松口气,几年的苦苦忍耐,终于换得花开月明,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到了。

    然而董太后隐隐又泛起几丝忧虑,连忙唤来永乐宫宦官封谞、夏恽,扬声问道:“陛下近几日都在忙于何事?”

    “启禀太后,奴才二人方才前去打听得知,陛下正与采女何莹观花游湖,不知太后有何吩咐?”封谞赶忙凑上前,恭声奏道。

    “呵呵,知子莫若母”,董太后轻笑几声,当年灵帝诛杀董萌,人人皆以为灵帝乃是中兴之望,然而灵帝乃是自己所生养,从小就在身边,儿子那点德行,唬得住朝臣、百姓,却唬不住自己。

    “太后乃是陛下生母,陛下所思所想自是瞒不过太后,岂是窦家老妇所能相比”,封谞、夏恽二人边是陪笑,边恭维不止。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二人自董太后入宫后,便一直侍奉于永乐宫,深受董太后信任,如今董太后进封太后之尊,二人自是水涨船高,在宫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心中欢畅无比,整日乐呵呵。

    董太后自得一笑,忽又忧声道:“这两月间,洛阳大雨倾盆,虽淋死了窦家恶妇,却也令哀家清醒许多,这宫中可是遍布杀机,一着不慎,就有性命之危!”

    封谞、夏恽不由泛起迷糊,暗忖这董太后已是后宫之尊,灵帝亦是敬奉有加,还有何事令她不安,二人当即齐齐出声问道:“太后有何忧虑,尽可道来,奴才二人定当肝脑涂地,百死不悔!”

    “哦”,董太后轻咦一声,笑着问道:“你二人所言,可是真心之言?”

    “肺腑之言,绝无虚假,奴才二人能为太后效命,乃九世修来的福分”,封谞、夏恽二人又是应声道。

    “哈哈”,董太后一听这话,乐得眉飞色舞,放声大笑道:“你二人尽可宽心,只要好生为哀家办事,哀家定有厚赏。”

    董太后继而说道:“你二人可还记得董萌之事?”

    “自是记得,董萌为虎作伥,替云台恶妇作乱后宫,死不足惜!”二人回道。

    “嗯!董萌贱命,不足一提”,董太后轻蔑一笑,转而正色道:“不过董萌之死,却让哀家深有体会,若想在这宫中有一番作为,还需提拔一批亲信内侍,为我所用!”

    封谞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