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金銮殿葬礼之争,董太妃进封殊荣(下)

    第190章 、金銮殿葬礼之争,董太妃进封殊荣(下) (第3/3页)

头哈腰道:“太后所言极是,云台恶妇纵有太后之尊,却也为曹节等人所幽禁,最后所依赖者,惟有黄门令董萌,如此可见,在宫中若无亲信内侍,必然束手束脚,消息不畅,太后不如结交曹节等人,引为亲信,不知太后以为如何?”

    “是极!是极!”夏恽随后附和道:“太后,宫中若无几个亲信宦官,难成气候,太后深谋远虑,奴才甚为钦佩!”

    “曹节、王甫乃是宫中宦官之首,张让、赵忠、蹇硕等人皆是陛下亲信宦官,这些人等心思缜密,各怀鬼胎,不宜引为心腹”,董太后嘴中虽是这么说,然心中却不是这么想:张让、赵忠乃是灵帝身前当红宦官,皆已受封中常侍,自是对灵帝百般感恩,董太后初登太后之位,自知够不着;至于曹节、王甫二人更不必说,这二人位高权重,连天子都有所忌惮,岂会甘愿为自己做牛做马!

    董太后思来想去,曹节等宦官自己收揽不到,永乐宫的宦官倒是可以收服,况且这些人侍奉自己多年,忠心可嘉。

    于是,董太后对封谞、夏恽二人说道:“所谓远亲不如近邻,你二人侍奉哀家多年,忠心不二,况且你我主仆情谊深重,与其将富贵让与别人,倒不如提拔重用你二人,也好全了你我之间的主仆之情。”

    “奴才谢太后恩典”,封谞、夏恽二人一听,心头狂喜,这董太后一言既出,便是陛下也要敬让三分,忙不迭地叩首谢恩。

    董太后说干就干,随即令人召来灵帝,指着封谞、夏恽二人,对灵帝说道:“陛下,昔日哀家闲居长乐宫,孤苦无依,幸得封谞、夏恽二人忠心侍奉,今日哀家正位太后,怎可忘却旧恩,还请陛下封赏这二人,以示天家仁厚。”

    “母后所言甚是,朕即刻封赏二人”,灵帝恭声应下,转首对封谞、夏恽二人言道:“你二人侍奉太后有功,朕今日封夏恽为中常侍,封谞晋升为永乐太仆。”

    “奴才叩谢陛下圣恩”

    “奴才叩谢太后隆恩”

    封谞、夏恽二人连忙叩首谢恩,心中早就乐开了花,灵帝挥手让二人下去,又对太后说道:“母后,朕已封赏二人,不知母后还有何事?”

    “唉!昔日哀家与你舅舅、姨母乃一母同胞,感情甚厚,如今你姨母、舅舅先后逝去,董家仅剩张忠、董承、董重三人,这三人与你有表亲之谊,忠心无二,陛下自当重用,自家人总比外人更能信得过”,董太后说着说着,眼角湿润起来,抽泣不止。

    “母后勿要心伤,姨母、舅父已然去世,还请母后节哀”,灵帝劝慰几声,心道董太后之言,正中自己心坎,然朝中士宦相争不断,万不能让三人卷入是非,况且突然封赏三人,倒爷有些任人唯亲之嫌,肯定说不过去。

    灵帝思定,对董太后说道:“母后,这三人皆是朕的外亲,朕自是要提拔重用,眼下朝廷尚且不宁,而母后又初登太后之位,若是忽然将三人大加封赏,只恐朝臣多有非议;朕以为不可操之过急,不如先择选其中一人封赏,其他二人暂留洛阳,掌控宿卫,以拱卫宫中安全,毕竟这宫中宿卫事关我母子安危,自是选拔亲信之人担当,母后以为如此可好?”

    “嗯,陛下所言有理”,董太后思虑半晌,自己确是有些急切,还需循序渐进而为,又是说道:“前番哀家本举荐张忠为南阳太守,怎奈陛下已然外放盖升充任,现今盖升调入朝中,不如擢升张忠为南阳太后,可否?”

    “这”,灵帝闻言,面露为难,盖升离任后,朝廷早已遣他人任职南阳,若是凭白无故将人罢免,确是不可。

    董太后却是不依不饶,灵帝无奈,只得应声道:“母后放心,朕即刻发诏,擢升现任南阳太守为尚书左丞,入朝为官,外放张忠为南阳太守。”

    董太后一听,眉开眼笑,与灵帝闲聊了会家常,便由着灵帝离去。而董太后的外甥张忠从缇骑司马,一跃成为南阳太守,而且南阳乃光武举义之地,是当时有名的富庶郡县,既是惹得朝臣羡慕一片,阿谀阵阵,也少不得一些嫉妒不满之人。

    然而董太后并未就此止住,随后又以各种理由拔擢数名长乐宫侍从,形成了一批亲信宦官。董太后通过与夏恽等人上下勾连,再加上曹节、张让等宦官经常暗中帮衬,始有意无意地干预起朝政来。由此可见,一个新的复杂利益集团,至此初具规模,其中既有董太后、灵帝,又有各方权宦,它的破坏性可想而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