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朱雀阙题词引乱,渤海王图谋不轨(下)

    第192章 、朱雀阙题词引乱,渤海王图谋不轨(下) (第1/3页)

    却说段颎素来与宦官来往密切,颇为友善,得以再度出任司隶校尉,奉诏彻查。这段颎自受任之后,为阿附宦官,尽心搜拿,当下派吏卒四处追查搜捕,旬日之间,所收捕者甚众,光是太学生就不下千余人。

    段颎连日对太学生严刑拷打,审讯逼问,却是一无所获,洛阳士子儒生冤苦难诉,只得忍气吞声。眼见灵帝所给的起先将至,而段颎始终查无所获,急切不安,慌忙寻到曹节,求教对策。

    经曹节说教一番,段颎豁然明悟,随即奏报灵帝,追劾刘猛,声称元凶已被刘猛私下放走,逃至塞外。灵帝当即将刘猛罢免官职,罚作左校刑徒,去左校营服苦役,幸得宋酆、陈球等大臣为刘猛求情,刑罚才得以免去。

    树欲静而风不止,朱雀阙一事方平,中常侍王甫与渤海王刘悝早已结怨,当宋皇后被灵帝冷落后,王甫觉得报复刘悝的时机已到。

    渤海王刘悝乃是桓帝亲弟,桓帝继位之处,以刘悝袭任渤海王。及至桓帝延熹八年,北军中侯史弼密奏刘悝图谋不轨,桓帝不得已贬刘悝为瘿陶王,食邑减少至一县。刘悝为图复国,贿赂中常侍王甫,以五千万钱为酬谢之资,托王甫助其复国。

    既而桓帝驾崩,经王甫说情,念及同胞兄弟之谊,遗诏再封刘悝为渤海王。这王甫本性贪念至极,屡次遣心腹向刘悝索要五千万钱,刘悝却毁约不予理会,王甫未能得愿,怀恨在心,暗中派人查探刘悝过失,伺机报复。

    却说王甫暗中查得中常侍郑飒、董腾与刘悝交往密切,常有书信往来,王甫趁机遣人截获刘悝书信,急忙寻到曹节商议。

    曹节看完书信,欢喜不已,朱雀阙一事,虽是捕风捉影,冤杀不少士儒,然灵帝依旧不肯罢休,连宗亲大臣刘猛都丝毫不留情,可见灵帝心中已然极度敏感。

    “经朱雀阙一事,陛下已对我等信任有加,杂家觉得‘谋反’冤狱,不过是小打小闹,尚且不足,还需再加一把火,使陛下视我等为左膀右臂,难以舍弃”,曹节心知此时应当趁热打铁,让灵帝日日为谋反之事所笼罩,越发倚仗自己,增加自己在灵帝心中的分量。

    王甫点头称是,对于如今的自己来说,加官进爵是其次,关键在于使灵帝越来越倚重宦官,不由阴笑道:“曹公之言,与我不谋而合,谋反之事,于我等来说,信手拈来,轻而易举,就是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扰得陛下风声鹤唳,日夜不安,离不开我等,才是长治久安之策。”

    “眼下既已截获刘悝与郑飒的书信,可由此做些文章,借此信将郑飒、董腾、刘悝一并除去,再寻机把宋皇后、宋酆牵连其中,则朝中、宫中自可安宁”,曹节微微颔首,继而说道:“樊陵擅长临摹书信,杂家即刻令人将他请来,据我等暗查渤海所获,另写一封书信,极尽谋逆之词,看陛下还能不俯首听命,惟我等所掌控。”

    “好,临摹书信之后,可由司隶校尉段颎牵头上奏,再令尚书令廉忠进言弹劾,此事必成”,王甫不住拍手叫好,赶忙让人唤来樊陵、廉忠、段颎三人呢,将书信临摹一封,交由段颎,对三人一番嘱托。

    次日,嘉德殿上,灵帝一如往常的上朝听政,司隶校尉段颎忽而奏道:“陛下,昨夜臣麾下吏卒截获一封书信,乃是渤海王刘悝与宫中内侍通信,臣不敢轻启,还请陛下阅览。”

    “来人,快呈上来”,灵帝闻言一惊,外封诸王不得擅自通好宫中,若有违反者,可视为图谋不轨,连忙接过书信,拆开阅览起来。

    朝臣亦是为之一惊,此事若是没有恰当理由,那便是谋反大罪,纷纷漠然低首,不去搀和。待灵帝看完书信,气的面色铁青,拍案大怒道:“好一个刘悝,朝廷待他不薄,封他为王,立国一方,他竟敢觊觎朕的皇位,图谋篡位,可恶至极!”

    段颎瞧见灵帝火冒三丈,赶紧上前接着奏道:“昨夜传递书信之人,已被臣收押狱中,经连夜审讯,此人正是中常侍郑飒亲信奴仆,据其招供,郑飒、董腾二人与刘悝书信往来数年,皆是此人传递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