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独木难成林

    731、独木难成林 (第2/3页)

    特么谁规定了赛事推广方就不能赚钱?

    不过等看见报名费远远比不上球衣和球鞋的费用,又开始居心叵测的谈论,这样的商业培训集团对偌大个国家青训造成垄断以后,对这个足球市场是毁灭性的灾难。

    特么中国足球还有更灾难的资本么?

    如果没有宗明培训体系这两年来的努力,全国现在已经萎缩到只有几十家小学和各种参差不齐的训练营在维持青少儿足球训练,没有规模没有体系,看不到希望,现在看见别人做出成果来,就忙不迭的攻击垄断?

    宗明足球培训集团的球员家长,江州足球俱乐部的球迷,这两大群体已经有相当规模,立刻开始对这些言论进行反击。

    而且迅速整理出来这些言论,要求追究法律责任。

    于嘉理对这些背后明显有人指引的招式嗤之以鼻,现在她是背靠桂西省这边的支持,彻底把以前老于的政商关系接过来并用在刀刃上了。

    不再是以前风险最大的那些地产、工商项目,体育产业几乎在各地都是缺口,轻而易举的做到地方标杆性产业,又应了那句马太效应,现在桂西和江州起码在体育产业这块上,都是极大的政策倾斜给宗明集团和江州俱乐部。

    这才是她觉得回报最大的部分,一个小学生足球大赛本身能有多大的资金需求?

    当基础建设完成以后,后面的投入都能马上见到效益了。

    于老板管理了大方向,伊莎这次不声不响的才是最能从中获利的,球衣球鞋这么巨大的数量,稍稍加点利润,总数都惊人,不过她还是清醒,有人建议她干脆自己做品牌的,伊莎没有财迷心窍的一把抓,而是很清醒的抓住这个巨大体育产业的配套推广角色,一手拉扯起国产球衣跟训练服的厂家品牌,陈美娟家的球鞋供应商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大力扩展生产线都无法满足急速增加的小球员需求,只能大量外包加工。

    现在已经是国内几家名牌运动产品企业找到培训集团,希望把产品线放进来,曾经爱理不理,现在已经是高攀不起了。

    伊莎恰当的自我定位,让培训集团自然是把这部分工作都交给她,她跟于嘉理讨论过以后,拒绝了几家名牌产品,全力扶持新厂家。

    因为这时候跟年产值几十亿的大品牌合作,还是不能完全掌握主动权,目前需要的是价廉物美,品牌并不重要。

    桂西粤东能够联系上的这种生产线是很多的,特别是大量国际运动品牌这几年转到东南亚生产以后,代加工企业生产闲置很多,利润空间很大。

    所以实际上大赛本身的利润空间全都在在这边,一方面给各地加盟培训营带来暑期热火朝天的报名、比赛、训练局面,一方面赛事过程中的服装、鞋袜、装备、背包等各种周边产品,外加球队集中起来比赛以后的消耗。

    最终八月上旬,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小学生队,都将集中到桂西来比赛,所有队伍由组委会补贴路费。

    曾经仅限于少数学校的特权赛事,今年才真正成为了所有小学生都能够参与的群众性项目。

    国家电视台不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