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大纵深防御

    第479章 大纵深防御 (第1/3页)

    “整个防御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建造,防御体系有两道重要的防线组成;第一条防线是位于宋夏边境二十到三十里的长城防线,整条防线东起大海西至黄河,然后在黄河西岸的重要地区修筑城关堡垒,整个长城防线每十里到三十里建造一座烽火台,每五十里到一百里建造一处军镇;

    长城在一些重要的地区还要修建双城墙,在城墙上还要部署投石器、抛射器、床弩,整座长城每隔一段距离就要修筑一个藏兵洞,另外在长城的后方五十里内还要配属相应的仓库,比如兵器、盔甲、粮草……

    第二道防线是黄河防线,需要将黄河改道,不过在改道之前需要先清理河道,对河岸和河堤进行加固,另外还可以引黄河水深入平原地区,和平时期可以浇灌农田,一旦有战事,长城防线被突破,我们就可以掘开这些小河的河堤制造大量的人工沼泽,将北方骑兵陷在沼泽内……”

    种师道对整个防御体系介绍的很详细,从各个地方兵力的配属,到每一条河道的走向和作用,再到每个区域的联防作战,前线军队的后勤供给;以及各个地区的建造方式,和所使用的材料。

    “陛下,臣弟以为为了减小前线军队的耗费实际上在前线可以实行屯田的制度,将兵民合一,如此可以大大减轻朝廷的负担。”赵覠向赵顼建议道。

    赵顼点了点头说道:“不是要分三部分建造嘛!你先跟朕说说怎么个分法?”

    种师道说道:“禀陛下,这第一步第一道防线是建立烽火台和军镇,一旦有事可以预警,并以最快的速度传到汴梁,第二道是疏通河道加固河堤,将黄河原有的河道进行疏通;第二步第一道防线是将各个烽火台、军镇之间修建长城将其连接在一起,第二道防线是引黄河水,并开始开挖沟渠灌溉农田;第三步,第一道防线是建立双城墙和后方的仓库,第二道防线是给各个沟渠注水……”

    种师道大的计划就是从点到线,然后又再到面,当整个防御体系完成以后,大宋在中原动北部和西部会形成一个以汴梁为核心,以大运河和黄河中部为动脉的大纵深防御体系,大宋可以通过水路,将南方的财富、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