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恶人难做

    第463章 恶人难做 (第2/3页)

旭告诉微臣的,刚才那燧发火器的主意,也是辅国公提醒臣的。皇上,臣以为,天下尽多奇人异士,说不定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就会想到一个很巧妙的办法,不仅仅是在军伍上,士农工商各个行业莫不如此,可惜,出于种种顾忌,这些妙策不得流传,如果皇上能诏示天下,就如朝廷施政广开言路一般,鼓励天下百姓献计献策,与皇上的社稷江山,必定大有益处。”

    朱棣瞟了他一眼,问道:“这个提议,不是杨旭教给你的吧?”

    “不是,只是臣听辅国公提醒之后,有所感触,才向皇上进言的。”

    刘玉珏很小心,生怕自己的提议为皇上所不喜,方才那燧发火枪和三段击的办法,也是见皇上赞誉有加,这才说出是杨旭给他出的主意,如今皇上问起,脸上不喜不愠,他也不知皇上心意如何,就不敢承认是杨旭提醒他的了。

    朱棣听了微笑起来,颔首道:“好!你有此心,才是认真做事的人。嗯,你提议的很好,这件事,朕会知会解缙,叫他理个章程出来,再诏告天下。”

    他捶了捶腿,说道:“好了,朕乏了,要歇歇。”

    “是,臣告退!”

    刘玉珏躬身退了出去,朱棣觉得双腿酸痛的感觉越来越严重了,不禁苦笑道:“唉,俺本生于南方,自幼成长于此,如今反倒受不了这里潮湿的天气了。这双腿啊,真是要命!”

    朱棣勉强站起来,走向后宫。

    一进坤宁宫,徐皇后迎上来,看见他的脸色,便关切地道:“风湿又犯了么?”

    “嗯,湿气太重了,俺这双老寒腿,一到这时候就遭罪啊!”

    “快些,多搭几个火盆子进来!”

    皇后对小太监吩咐一声,便扶着朱棣到了床边,替他脱去翼善冠、团龙袍,又除去一双靴子,让他在榻上半躺了,将他一双脚搭在自己大腿上,一边给他轻轻捶着腿,一边怜惜地道:“你呀,也不知道爱惜自己身子,眼下内阁已有七位大学士,寻常的事交待他们去做就是了,何苦事必躬亲呢。”

    在自己的女人面前,朱棣就没有谨身殿中那种威严肃穆了,他很放松地倚着靠枕,微阖双目,懒洋洋地道:“能推出去的,俺已经都推出去了,你道俺不想省心么,可江山初定,方方面面,太多事了,有些事,牵一发而动全局,放不开手啊……”

    朱棣有感而发,这句话出口,不禁轻轻叹息了一声。

    看着丈夫憔悴的模样,徐皇后也很心疼。什么事放不开手,牵一发而动全局?她忽地想到了近日皇城里边关于立储的一些风言风语,本待要问,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虽说那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可立储是国事,丈夫是个有主意的人,身为后宫之主,干政的事不能做。不过儿子们的事问不得,妹妹的事却无妨,于是,徐皇后一边给丈夫捶着腿,一边把今天妹妹向自己吐露的心事给朱棣说了一遍。

    朱棣仰在靠枕上,硬硬的大胡子撅起来朝着天,好象睡着了,一声也没吭。徐娘娘有些生气,在他腿上稍用点力捶了一下,娇嗔道:“人家跟你说话呢,听到没有啊!”

    “啊,听到了!”

    朱棣指指腿:“这么大劲儿正好,就这么捶。”

    徐皇后又好气又好笑地道:“那你倒是帮我出出主意啊!”

    朱棣茫然道:“出什么主意?她愿意嫁,那就嫁呗!”

    “你这是什么话!”

    徐皇后沉下了脸道:“杨旭都两房妻室了,我的妹妹怎么能嫁?”

    “那不嫁就是了!”

    “不嫁也不成啊,那丫头都惯坏了的,上一回辉祖他……,结果小妹就离家出走了,难道还让她来这么一出不成?”

    朱棣无奈地道:“好吧,好吧,那就嫁!”

    徐皇后真生气了:“你倒底有没有听人家说话呀,杨旭都两房妻室了,怎么嫁?”

    朱棣苦着脸道:“要嫁也是你,不嫁也是你,关俺什么事?你们徐家的闺女,又不是俺闺女,俺当姐夫的掺和这事儿干嘛?俺腿疼,你别折磨俺啦。“

    徐皇后试探地问道:“我这不是让你给我拿主意呢嘛,要不然……你出头说说,叫杨旭把他那两房妻室改了妾?”

    “啥?俺不管!”

    朱棣一扭屁股,靠床里头睡了:“嫁人的是你妹妹,得罪人的事让俺做,俺不干!”

    “你管不管?”

    “不管!”

    “啪!”徐皇后在朱棣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朱棣哼唧两声,头都没回。

    徐皇后一见,就开始抽抽答答起来:“我爹娘死得早,就留下这么一个小妹子,辉祖犯了错,现在不管事了,增寿又……,你说我这当大姐的不替她操心,谁替她操心呀?这没爹没娘的可怜孩子,你就忍心……”

    徐娘娘这一哭,朱棣也没辄了,便坐起来,无奈地苦笑道:“成了成了,你别哭了,俺管,管还不成么?”

    徐娘娘一听破啼为笑:“真的?”

    朱棣叹口气道:“唉!女人啊,真麻烦!”

    此时,徐娘娘嘴里那个没爹没娘的可怜孩子,已经兴高采烈地走进了杨府大门……

    ※※※※※※※※※※※※※※※※※※※※※※※※※

    “郡主有暇的时候,就该多来府上坐坐。郡主也知道,我们辅国公自幼住在山东,受了皇上的宠信,这才才受封国公,在京里,他是没有什么故旧好友的。

    要说起来,郡主您和我们国公早在北平时候就是相识,算是我们杨家的老朋友了。我和梓祺本是小门小户家的女儿,和那些王公大臣家的女眷没甚么往来,平时寂寞的很,也很希望郡主能多来走动走动。”

    说话的是谢谢,款待茗儿这样的名门贵女,也就谢谢能答对一番,梓祺在这方面可就差了许多。

    茗儿浅浅笑道:“姐姐客气了,说起来倒真是的呢,在北京的时候,我跟姐姐还有梓祺姐姐就认得啊,是该经常走动走动。其实呢,姐姐也可以常去我那里走走,有闲暇就来吧,茗儿与那些使相千金们也没多少往来,倒是与两位姐姐性情相投,也想多亲***近呢。”

    茗儿说着,眼睛便捎到了花厅一角放着的那只木马,那是她小时候的玩具,上次来杨府的时候,送给了思杨和思浔。刚才到了府上她才知道,两个小丫头随她娘已经回了双屿,既然上了门总不能马上就走,于是就由谢谢来陪坐吃茶了。

    “大木马……,要是我生了小宝宝,等他长大一些的时候,他就会骑着木马在那儿玩耍吧?”

    茗儿浮想翩翩,恍惚间,墙角的那只木马一前一后地摇动了,木马上面坐了一个头梳冲天辫,穿着红肚兜,胳膊腿儿都白白胖胖像一截肥藕的小小子,他在木马上骑呀骑的,发出“咭咭”的笑声。

    那模样……怎么看都是年画上边画的怀抱鲤鱼的大胖娃娃形象。

    “要是我跟他……生个宝宝,一定能像他一样英俊、像他一样勇敢,象我一样聪明、伶俐……”茗儿悠然神往,嘴角便漾起甜甜的笑意。

    谢谢看在眼里,心中暗暗纳罕,这位郡主怎么老走神儿呀?喔,对了,刚才感觉她身上有些淡淡的酒气,莫不是喝醉了吧?

    茗儿想得开心,甜甜地笑着,一抬头,看见谢谢正好奇地瞧着她,不由嫩脸一热,好象给人看破了心思,有些心虚地摸摸自己脸颊,问道:“姐姐看甚么呢?”

    “哦,没有,没有,呵呵,郡主请喝茶。”

    “姐姐请!”

    茗儿端起杯,向谢谢示意了一下,刚将茶杯凑到唇边,小荻就喜滋滋地跨进门来:“少爷回来了!”

    茗儿的手一抖,茶水稍稍泼出一些,没有溅到地上,却湿了下巴,茗儿以袖掩着,轻轻一擦唇角,一颗心便慌慌地跳了起来,她忽然莫名其妙地想到一个问题:“我……我今天来干嘛了?”

    ※※※※※※※※※※※※※※※※※※※※※※※※※※※※※

    还是那间静室,天气渐渐冷了,坐在那儿的那个人穿的似乎也厚了些,本来就宽宽厚厚的肩膀,这回更显得壮实了,人坐在那儿,有一种渊停岳峙的感觉,他的腰杆儿始终拔着,昏暗的光线中,一双眸子也熠熠地放着光。

    “丘福打算征剿倭寇?哼!他久在北疆,以为水上做战同陆地也是一样的么?北方一马平川,有北方的打法;云贵深渊大泽,自有山地的打法;至于水战,江河湖泊中的水战,与海上的水战也大不相同的。

    陈暄是个精于水战的都督,但他也只是精于内河做战而已,到了海上,也算半个门外海。而丘福……居然还把陈暄排除在外,他也太狂妄了吧!”

    对面有人答道:“老爷,据小人得到的消息,似乎是因为陈暄在丘福面前屡次赞誉杨旭,令丘福非常不悦,这才弃陈暄而不用的。”

    坐着的那人冷冷一笑道:“郑小布没有白白牺牲,总算在杨旭和丘福之间,埋下了一根刺!可对外用兵,却非朝中内争,丘福公私不分,这便输了一半。他不知敌,不知己,骄横狂妄,又输了一半。

    因为倭寇被称之为寇,他就真把倭人当成不成气候的水寇了么?呵呵,要是倭寇这么好对付,哪还轮到他来征剿。不过,这对我们倒是个机会,以丘福用兵的特点,素来喜欢先发制人,所以他要讨伐倭寇,必是主动出战,东海诸卫中,唯有太仓、观海两卫有海船,现在还要加上一个双屿,我们就容易做手脚了!”

    “老爷是说……”

    “不错,这真是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咱们在东海的安排,可以提前发动了。”

    对面那人迟疑道:“可是……倭人毕竟是外虏,咱们这时动作,岂非让倭人占了便宜?”

    那人淡淡地道:“丘福此战必败,就算没有大败,拖也得被倭寇拖死。与其如此,不如我们帮他一把,早早做个了断。至于双屿那群海盗,哼!一群打家劫舍的强盗,有什么值得怜悯的?杨旭在军中毫无根基,竟然饥不择食,拉拢一群无恶不作的海盗做他的班底,这样的人,能成什么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