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初涉草原

    第九章 初涉草原 (第2/3页)

—在齐腰深的草里寻找狼群是一件危险的事,绝对不能落单。

    看着狼群在面前消失,我和那两名“汉土”战士一样难过:如果——如果我有弓箭的话!

    今天跑掉的不会超过一半!

    当手里只有一根长矛时,扔出去以后就没有防御能力了,弓箭就不同了,可以进行多次远距离攻击。

    沿着草地边沿走了一段路,在最后一只狼消失以后,草原带给了我一次惊喜。

    马!那肯定是一匹马!漂亮的鬃毛在颈后飘扬,跳跃动作灵活而轻松。

    “是马三分龙!”古人诚不我欺!

    我看着这草原上大自然的杰作,脑子里满是把它骑在胯下的卑劣主意。

    但眼前宽阔的草原和刚才消失的狼群,让我把这点奢侈的希望扼死在脑袋里——再等等,会有那么一天的,我们能做这草原的主人!

    但现在还不是!

    “我会做到的——你等着!”不知道那匹马听见了没有。

    回到洞里,天已全黑了。

    后面几天,我开始扩散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制陶。

    土土是我所见过的这个部落里最有悟性的一个,前几天趁我不在的时候,他叫上老婆帮忙,自己做了两个盆,但厚薄不均匀,我没让他放下去烧。

    该是向他传授关键技术的时候了。

    从窑坑的维修,到粘土的揉制,到用陶片修正泥坯,甚至转盘的速度稳定,我都叫土土先看我做一遍,再自己做一遍。土土很感激我的教学,也学得特别认真,他是有老婆的人,孩子都快生下来了,我也不担心技术会外泄——当然,从长远看,这项技术必须传播出去,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我还要用它来换取一些必需的资源。

    比如人口。

    此后每一窑的质量都得到了保证,从质到量都是如此。

    半个月以后,由于有土土的帮忙,基础的工作有了保障,我开始做一些创新性质的陶器产品,比如坛子、陶刀(陶匕首),甚至一把不太成功的陶锯——容易掉齿。

    陶制刀具用来对付食物和木头还是有用的,但用于对付野兽就很难想像了——一碰到石头就没有了。

    从此木制品的产量和质量就有所提高。

    我在准备盖房了。

    第一座地表建筑是纯木结构的——公共厕所。

    自从族里的人可以在围墙内自由活动以后,我在工作中就不得不随时注意地面——看有没有排泄物,成人还好一点,习惯了在水边解决问题,小孩子就很难讲了——尤其是从“汉土”那边过来的小孩子。

    用石斧小心地劈开并修平的粗糙木板,在我的陶刃“刨刀”下变得表面光鲜——厕所还不需要太高的质量,我只是验证一下这种工艺的可行性,为建房做准备。

    先在小溪边插了六根较粗的木桩(上面开了槽),再嵌入横梁,搭上纯木制地板——不太贵的真材实料,地上留了排泄孔;安上木板墙,却没有做转动门——木枢工艺要复杂一些,暂时没做——用一块鹿皮做了一个门帘:这可是真皮的哟!

    屋顶也用的是木板——采用了最先进的“陶钉”连接!

    门外建了一个木梯上下。

    但是族里的人让我很快放弃了在鹿皮上写上“男”、“女”或者“里面有人”的想法——一男一女可以一边排泄一边很自然地面对面聊天!

    这个东西就花了我大半个月时间,却最后给出了一个让人沮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