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初见少昊

    第七十三章 初见少昊 (第1/3页)

到少昊去是我一直的愿望,也是下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

    但还是来得比我想的早。

    我原想一步一步发展到少昊去的,而不是跳跃式的直接和少昊金天氏接触——说白了,要想和少昊这样的大族沟通,我至少得挣一个有份量的话语权吧。

    不然如何保证以后的文明发展方向按大元既定的轨迹前进?

    但“择日不如撞日”,千挑万选,不如将就吧。

    只要今年的秋收粮食入库,到少昊去的底气就有了。

    大元已经建成的三城,在这个时代应该是防御能力超前的工事,加上这些粮食作储备,大元不会怕任何大族的挑衅。少昊族也不例外。

    由于和莱夷族的冲突,我对少昊族暗地里还是有一些戒备心的。

    一切等秋收后吧!

    秋收是欢乐的,秋收是完美的,大元七年的秋收在大元是盛大的节日!

    贸易城内,我让厨房为每一位收割者备上了招待贵宾才做的美味,也为秋收之日酿好了上百坛美酒。

    秋收的十二日内,每晚在大元宗庙前的广场上,都会有数堆巨大的篝火,收割者们都可以围在火边畅饮“大元米酒”;也能在欢乐的开怀笑声里,看到少男少女悄悄地消失在夜色中。

    “人口新政”实行后,在木驼的主动出击下,贸易城人口已经增加到近2700人,参加收割的男女劳动者达到了1600人,即便如此,也花了十二天时间,才将所有粟穗全部收割完毕。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籽。”

    看到晒满贸易城的黄灿灿的粟穗,积年老农般的欢畅涌上我的心头。

    一共收获了近500万斤粮食,或者说2500吨粟穗,将来脱粒后,也不会低于1700吨以上的粟米吧——我在心里盘算。

    就贸易城来说,这样的收获足够支撑两年半!再加上狩猎和畜牧所获得的食物,能支撑的时间还会长得多。

    那还有我们的陶器、海盐贸易呢?

    我对前途一下子开始看好起来。

    但我也没忘了皋陶族这个“股东”——偃师想用羊群换粟米的行为被我阻止了,按春耕时他们投入的人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