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熊建城

    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熊建城 (第1/3页)

    、盐!果然是盐!

    和斟戈氏不同,公孙氏早就对太昊族的盐有深刻了解。

    在公孙氏没有南迁之前,首先是向东迁,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东方的平原更大,适合畜牧业发展,大草原上的安全性也比丛林中要高出许多;二是盐,在斟戈氏的东北方,有一个姜氏的部族所在地产盐,据说那里有一个盐湖,但姜氏部族视若珍宝,非姜氏的部族要想换到一点,必付出极高代价,有时是人口,有时是牲畜。

    但从姜氏部族那里得到的盐和太昊族人提供的盐比较起来,简直有天壤之别。太昊的匠人们到了公孙氏协助发展生产与建设,最大的意见就是盐不好,也不够。迁回来以后的公孙氏族人是迁出去之前的数十倍,交换盐的机会却比以前少了很多。这时公孙干就想到了太昊族。

    只有太昊族的盐才能满足公孙氏的需要。

    但公孙氏拿什么跟太昊换呢?

    可以说,公孙氏眼下所有的东西都或多或少得益于太昊,却无一物可以和太昊作为交换之用,使公孙干难于启齿的就是这个原因。

    这没问题!

    以我对后世的了解,这片地区正是华夏文明的主要源地,就算没有我的存在,经过数千年以后,这里仍会出现繁盛的人口,庞大的城市,发达的文明(相对于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地区而言),但有了我的出现,这个进程将大大加快。

    以前我只是想通过向公孙氏输出技术和文明,并不想深度介入到公孙氏的发展全过程中去,而是集中精力发展太昊文明,以点带面地提高文明层次。

    但发现了盐的力量后,加上公孙氏本身也有这个需求。我的计划就可以作必要的调整了。

    黄土地是以粟、菽等作物为代表地原始农业最好的根据地,这个阶段既然以发展农业生产水平和规模为主要任务,怎么可以错过这个机会?

    大河之南,每到夏天,洪水滔滔,千里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