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函谷锁钥

    第三百二十七章 函谷锁钥 (第2/3页)

昊族人达到近200人!

    看到一个长长的车队,我只能悄悄摇摇头:这里头每个人都有一定得去的理由。

    第一站我们走的是函谷关,现在已经建成的函谷关完全达到了我原来设计的初衷,从姜氏、公孙氏到太昊以北地广阔平原,完全受到了函谷关锁钥之地的辖制。只是在目前大河诸部的祥和气氛中。这个关口的军事作用并没有得到任何发挥,却已经成为了姜氏和公孙氏连通太昊的要道,经过太昊族人地修缮,函谷关已经能够顺利通行牛车和马车,为公孙氏和姜氏族人提供了一个到太昊的中转站和休息站。

    但太昊族的战士或者已经有所体会:函谷关内外。基本上已经划定了太昊族与公孙氏、姜氏的地盘,姜氏和公孙氏若想像当年大战时一样,在大平原上放牧,可就得考虑是不是要经过太昊族长同意了!

    当然,对于姜氏和公孙氏现有的人口规模来讲。他们地地区也已经足够发展了,现在应该还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考虑到数百年以后的事情。

    远远看到函谷关上飘扬的墨龙旗,我和所有的族人一起发出了欢呼。而这时守关的族人显然早已经看到我们的大旗,一个骑兵小队如风般卷出关口,迅速向我们接近。

    “恭迎族长!”

    数十骑在接近我们的队伍还有百米左右时,战士们都勒住了马,并恭谨地立在路旁,等着我们的车驾通过。

    我在车上向这些族人挥挥手,也抑不住有些激动:函谷关只要在他们手里,太昊族应该还可以平静地发展数百年!

    梅梅只在车里陪我坐了两天,就实在耐不住颠簸,加上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的确不符合她出行的初衷,所以早早地就加入一到骑兵的队伍中,这时毫不客气地一马当先,往关口奔去。

    入关之前,我注意到,在关口外近两里的范围内,处处是割剩下的粟茬,看来守关的族人除了完成防御任务以外,还大力推动在这个地方的农业生产,并取得了不错的收成。

    “怎么样?在这里的族人还习惯么?今年的收成够不够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