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攘外安内

    第三百八十三章 攘外安内 (第2/3页)

而是炎族。

    炎族在获知太昊、公孙氏都不会直接参与姜氏冲突的消息后,立即在姜氏内部大力动员,所有与由族可能存在矛盾的部族无一例外地被要求派遣战士到牛神山。

    南端的骊山族是原来隶属姜氏的部族之一,却以“正在商议加入太昊”为由,将炎族长老拒之门外,当初被炎族扔出帐篷的大长老在骊山城楼上举着一面墨龙旗,乐呵呵地看着炎族长老代表灰溜溜地离去,在那里嘲笑不休,而旁边则站的是货真价实的太昊战士,虽然只是负责锡锭运输的货运骑兵。

    炎族在“一战成功”的诱惑下,竭力要将对姜由一战的军队规模组织到最大,居然打起了苗人的主意,一个代表团费时月余,辛苦地赶到了苗城,一路上,以大方城为中心的由族部落都正在组织人马,准备赴运城支援姜由,只是在大方城的干预下,才没有拿这些老头子开刀。

    苗人就不一样了。本书转载文学网.

    当年若不是姜由亲征,由人哪里会接受姜氏其他部族的征服?!何况将由族逼得一再南迁的祸首正是炎族!

    “当年正是姜由把你们赶到这里,你们忘了吗?他杀死由族人的时候,有没有拿你们当由族人?你们怎么会记不得了?”

    被捆入苗人宗庙的炎族长老怎么也没有想到,“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在苗人眼里原来是错的!

    “哈哈!由、苗之争,与炎族何干!我苗人多年来要报的,只要炎族之仇!你还敢送上门来!”苗族大长老笑骂道。

    结果随行的其他姜氏部族长老只是受伤而返,炎族的长老却把命送在了苗城。

    随之而来的是,苗城组织的1000军马浩浩荡荡开向北方,待到与大方城外的由族兵马合为一处后,经过太昊时已经是近2000人的规模。

    风林谨守中立原则,却给这支北方援军提供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将一支装备原本极为不堪的军队硬生生装备成了一支太昊军,只差让他们举上一面太昊墨龙旗而已。

    连风林都在动这些脑筋,木驼会做些什么,我都可想而知,保不过装作不懂而已。

    但大元和少昊诸城发鸽书过来,询问要不要参加对运城的支援,却被我干脆地拒绝了,连太昊城都没有出兵,他们就更不必了,除非战局变化,姜由有这个需求。

    太昊族在姜氏城中的经商者,以及函谷关到姜氏城之间不断流动的姜氏诸部族人,眼下临时充当起了“细作”的工作,不断返回姜氏诸部的最新动向。

    炎族的深入发动取得了显著效果,眼下姜氏城中已经聚集近5000军队,从各部族不断汇集的兵马还在扩大这个数字。炎族长老们已经不在意骊山族、苗族给他们带来的打击,眼下处于高度亢奋状态,已经在筹划对运城的“决战”!

    木驼却没有给我什么好消息。

    姜由在一时的愤怒之后,只是阻止了太昊和公孙氏可能的介入,自己却没有决战的意识,在运城中无所事事,意志消沉,由族幸存下来的族人惶惶不安,不知道什么时候炎族会率兵打过来,姜鹿无力支撑大局,反*木驼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