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 票房突破

    349 票房突破 (第2/3页)

成绩也乏善可陈——“恋空”可是日本电影,做不得数的。这也就导致了,事先没多少人对它寄以厚望,毕竟泡沫时期被埋没的韩片数量众多。在加上警匪片珠玉在前,要拍出新意、吸引视线实在太过困难,所以“追击者”称为黑马,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追击者”的故事能让人在第一时间联想到韩国经典的警匪片“杀人回忆”,同样是讲述连环杀人题材,同样根据真实人物和历史事件改编。但不同于“杀人回忆”没有抓获凶手、托言于历史时代之咎的**型结局,“追击者”的凶手早早现身,甚至毫无悔意。这位名叫池英民的男子是以2oo4年伏罪归案的柳永哲为人物原型,他犯下的滔天大罪在韩国国内轰动一时。由于自小家境不济导致心理扭曲,劣迹斑斑的他在杀害2o人后被逮捕。最后一宗命案正是牵涉到他仇恨的按摩女,而举报他的人正是按摩店老板。

    肢解毁尸、纵火灭迹,柳永哲可以说是罪不可赦,但他居然扬言如果不获死刑(此人患有精神障碍的病症记录),将杀满百人,求死之心令人不寒而栗。这起案件引了激烈广泛的讨论,但内容大多是对他的鞭挞。“追击者”借用了事件躯壳又舍弃了闲杂枝节,凶手就是凶手,没有任何多余的补白空间。罗宏镇在电影开拍之际就说过,不管是以何种意图,谋杀都是不可原谅。

    如果高度渲染血腥暴力,追求耸人听闻效果,那柳永哲事件会是韩国版的“沉默的羔羊”,要往主题深度上挖掘,早有“杀人回忆”的珠玉在前。所以,“追击者”要取得成功就更加困难了。即便如此,“追击者”依然取得了不俗成功,甚至翻拍版权在第一时间就被好莱坞买下,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有希望出演片中的男一号忠浩一角。

    影片将重心放在人物塑造上,突出新意。凶手毫无悔意地供认杀人,警察故作姿态又无所作为,最后一个受害人的生死被置之度外。惟独按摩店老板忠浩接过了任务,为了她的生还展开追击。为了更接近的传统警匪模式,忠浩的人物背景被设置成当过刑警,看起来是不偏不倚,填补了必要的正义感。但作为实用主义者,他的出点更多是为了找回作为获利工具的按摩女。忠浩不是传统的平民英雄,追击行为牵涉到他的利益。这就平衡了角色设置的偏差,没有把价值天平倾斜向追逐中的任何一方。

    整体上“追击者”的故事仍然可以划为警匪类型片,但它打破了交代来龙去脉的传统模式,将时间凝集在了惊心动魄的夜晚,贯穿全程的是争分夺秒的紧迫感。一场充满悬念、没有终点的追逐,不可或缺的天降大雨,你追我跑的巷道追逐,“追击者”总能够在不经意间带来峰回路转的效果。这个故事里消除了警察的影响,无意中透露这样一种信息,在这个人人自危的现代社会,普通人寄希望于警察保护他们的安危实在希望无多。然而忠浩的寻找更多时候是一种责问,有谁真正关心没些没有地位的底层受害者。

    如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