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固城伯

    第285章 固城伯 (第1/3页)

    比起京城那群常常一不留神就被卷入朝堂斗争之中,片刻得不到安宁的同行来说,南都的锦衣卫由于远离政治中心,而导致平日里的工作其实是极少。最多最多也就是像现在这样,抓捕朝廷下令需要逮捕的犯人,而后或审问或不审问,再按照需要送进京师或是移交其他的衙门也就罢了。

    但这一次的工作,又与之前有所不同。

    要知道,那一群兵将可是刚刚才杀红了眼睛,手中的刀、矛都还残留着战争的留下的印记。而要在这样的一群兵将手中逮捕他们心目中的领袖人物,这绝对是已经称得上一场关于勇气的考验了。以至于当他们安全的把人带回职所的之后,很长时间,依旧是惊魂未定。

    “张郎中,怎么样?没大事吧?”南都锦衣卫掌印指挥使卢久昌如是对着刚刚站起身来的张行简问道,他可是很怕这个人会死在自己的手上。

    至于下面人所非议的陆准扣压锦衣卫,抗旨不遵的事情,那根本连提都不用提!

    陆准这一次是救了大明的太子,也就是救了大明未来的天子。

    类比前朝,就算是性格凉薄古怪如同世宗皇帝那样的人,不是也对在火场之中将他背出来的陆炳有着超乎寻常的亲近和信任吗?大明传了这么多年,可曾有一人有过和陆炳一样的三公兼任三孤的勋赏吗?半个也无!

    陆准就是当年的陆炳,而太子就是当年身陷火海的嘉靖,可想而知,这次就算是再拿他抗旨不遵来做文章,但只要他死不了,等到太子登基即位,想起他来,他当场就能一飞冲天。

    这样的人,岂是能得罪得起的吗?凡是得罪他的人,可是都会被太子记恨上的。

    好在张行简没有说出什么不测的话来,只妥妥帖帖的给陆准处理了伤口,又留下药方,并请求可以留下来随时诊治、照料。卢久昌当然一一答应下来,绝无二话。

    ※※※

    一个锦衣卫指挥使都知道的事情,满朝文武又有谁能不知?

    自古以来,喜欢落井下石的人多,可以雪中送炭的人少。如果陆准这一次把事情办砸了,他当然是怎么死的都想不到,说不定天子一怒之下,效仿成祖对待方孝孺的法子,九族诛灭都不够,还得连带上第十族。朝中不会有人给他说话,反而会极力附和,力求给他一个最严厉的处置,以凭此熄灭当今的怒火,将南都的其他失职人员摘出来。这一点,从之前措辞极其严厉的那份圣旨,就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出来。

    但在收到南都以魏国公徐鹏举、致仕阁老高拱为首,联名上奏的题本之后,满朝震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根本谈不到,所有人都在忙着锦上添花。

    眼看着陆准的功劳颇大,而且是险些搭上了一条性命,才以如此小的代价平息了兵事,没有引起大祸,想要分一杯羹的人便都涌了出来。

    其中,隆庆皇帝潜邸时的一众裕王府老人当然是最兴奋的,因为这是一个极好的,可以运作高拱还朝,重振裕邸旧人威风的契机。

    而此时的隆庆皇帝,心情却极为复杂。

    一方面,作为父亲,儿子分毫无伤的脱险,他当然很高兴,而且也很感激陆准。但另一方面,作为皇帝,于萌芽处平定反贼固然值得高兴,但让他难以取舍的是他自己的面子。

    申饬的圣旨已经下达,可以说这件事情的责任已经很明了了。他当初之所以同意,除了盛怒之下认为陆准失职再加上鲁莽冲动必然会酿成大祸之外,还有要保护他的恩师高拱,将其从这件事情中摘出去,而让陆准背这口黑锅的意思。

    但现在呢?这个时候下旨封赏,难道不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前一秒还痛恨人家,把人家当成罪魁祸首,转眼就又承认人家有功?这怎么能行?

    正因为这样的犹豫,让他在满朝都很快乐的时候,偏偏是始终愁眉不展。

    而在他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