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进京

    第301章 进京 (第2/3页)

意外。而陆准对此却一反常态的丝毫没有迁就的意思,任由寒烟哭够了,也没有说一句软话,甚至不给一个解释。

    哭够了,闹够了,其实寒烟也拿陆准没有什么好办法。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人家的一个妾侍,人家想把她搓圆捏扁,想把她当个破夜壶似的扔在一边,她也说不出什么。一哭二闹三上吊既然不管用,那也只能委委屈屈的服软,想着怎么把陆准哄好了,好将自己的弟弟给弄回来才是正理。

    这么想着,她对陆准的逢迎自然是愈发的殷勤。隆庆五年开春的时候,为陆准诞下了迄今为止的独子。

    当时陆准可真是乐坏了,眼巴巴的求着冯谦给取名字。结果取出来的名字,又让寒烟好一通的不乐意。原来,冯谦是想让这孩子别像陆准这么闹腾,平平淡淡的就好,所以才给取了这么个名字,叫‘陆永樵’。

    当时冯谦给陆准解释了一遍,当然不能说他本来的意思。他给出的解释是,樵这个字里头,“焦”意为“火”,“木”与“焦”拼在一起,就表示“加在火上的木材”,意为薪火相传的意思。再连上排字辈用的‘永’字,就是世世代代薪火相传的意思,是个很好的寓意。

    这个解释陆准很满意了,但寒烟却不可能满意。她反倒觉得这个名字充满了恶意,在她的想法中,冯谦的意思大概是,陆准的后人当个樵夫就行了,踏实一点儿,不至于像陆准这么折腾,随时随地可能没了命。

    寒烟为了这个,先跟陆准闹了一通。由于新诞麟儿,陆准心里头正高兴呢,所以即便是有些不高兴,但也没有当场发作。但谁能想到?紧接着,在陆永樵过百天的时候,寒烟突然无意间听冯谦跟陆准提起了北边打仗的消息,就想起了自己的弟弟,趁着设宴时候,陆准眉开眼笑,她又提起了弟弟的事情。

    第一遍提的时候,陆准照旧没有搭理她。只是自顾自的举杯向来的宾客敬酒,就好像没听到一般。若是寒烟这个时候收敛,当然还来得及。但偏偏她以为陆准是真的没听到,找机会又提了一遍。

    这一下子,可算是真捅了马蜂窝了。陆准一瞪眼,借着酒劲儿,当场掀了桌子。还好有冯谦从旁相劝,陆准这才没有当场骂出来。但他那不满可是写在脸上,让南都有头有脸的人物都看见了,一时间被引为笑谈,整个南都城都在看他的笑话。

    也或许是这场笑话让陆准得以因祸得福,已经在南都担任了两年半的协同守备的他,被忙的热火朝天的高拱想了起来。

    俺答封贡,眼看着北边最为让人头疼的敌人已经摆平。当时用人之际,高拱不得不容忍的一些弊病,此时却已经到了忍无可忍无须再忍,而且也不得不根治的地步了。因此,在想起了陆准之后,高拱便上书,一力促成将这位太子殿下的救命恩人调进京城的事情。

    一番动作得罪了多少权贵,连陆准这个远在南都的人都清清楚楚。

    京营自从设立以来,就是由京城的勋贵们轮流掌握,从上到下都是他们自己人。就像是陆准能够不费很大的力气就能掌控孝陵卫一样,那是因为他出身孝陵卫,能够获得认同感。京营也是一样,那些世代轮换着掌控京营的人,对于京营的将士们而言,也同样有着对他们的认同感。

    陆准是个外来户,外来的和尚可未必真的会念经。搞不好,让人家轰出庙去,那难看的绝不只是陆准一个人,还有站在他背后的高拱。

    因此,当神枢营总兵的帽子落在他脑袋上的时候,他是被这顶帽子给砸懵了的。任是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也有被调到京师任职的一天?

    冯谦自然也给陆准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三大营从永乐皇帝时候建起来,一直到这会儿,营制是不停地更换。如同朝代更迭一般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到了这隆庆年间,很多文官认为前朝嘉靖年间设立的总督京营戎政这个职位的兵权实在是太大了,自古以来,只有分兵权的,而绝无将兵权统归一人之手的道理。更有朝廷以文御武,防止武官势力过大的大政方针,因此,废掉了总督京营戎政这个职位,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