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赎国之器

    第二十六章 赎国之器 (第2/3页)

时所说的,肯定就是那两件东西的来历。

    考古学家接着道:“……当时的中国皇帝,经过多年征战,已经征服了陆地上所有的临近国家和敌人,于是他就把眼光投向了大海彼岸,此时他选择的策略并不是武力征讨,而是为了展示自己帝国的强大,他派了自己的心腹出海,以威服四海,这个心腹,是一个太监。”陈浊星停了一下,笑道:“说到这里,你们应该知道这个王朝,这个皇帝,以及他的这个心腹,他们都是谁了吧?”三个人点了点头,陈浊星所说的是中国数百年前的一代传奇,这个强大的王朝叫做明朝,而那个志在四海的皇帝叫做朱棣,他的这个心腹太监就是鼎鼎大名的郑和,郑和七下西洋,对当时的中西文化沟通和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当然同时朱棣的目的也达到了,郑和下西洋之后,当时的中国真可谓是“四海宾服,万国来朝”。

    “后世对于郑和下西洋还有很多其他的说法,”陈浊星道,“除了展示国威,另一个最主要的说法是永乐帝朱棣是派他去找一个人,这个人也是一个皇帝,而朱棣的皇位就是从他的手里抢去的,这个人就是建文帝,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用武力将他赶下了台,但攻克南京之后遍寻皇宫也没有找到建文帝,连尸体也没有发现,从此建文帝的去向就成了一个千古之谜,这个谜直到今天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仍在争论不休,全国各地也争相爆传发现了建文帝曾经留下的遗迹,当然这些都有待考查,这其中最离奇的说法是建文帝逃出皇宫之后就出海去了他国,于是朱棣就派郑和出洋寻找,因为此人不死,朱棣的皇位就永远说不上明正言顺,就算建文帝逃出地球,朱棣也要找到他!当然这一切和我们今天的故事无关,我们的故事只与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有关。”

    考古学家说话颇为风趣,此人平易近人,而且善于调节气氛,三人同时笑了一声。

    “一四零五年七月,郑和从福建出发了,”陈浊星接着说他的故事,“郑和带领的是一支庞大的舰队,这个舰队由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组成,当时的人们把这种巨大的船叫做宝船,出海人员有近三万人,这里面有将军,有士兵,也有各种各样的船工杂役,整只舰队就象是一支完整的军队,这就是永乐大帝的目的,他要让大海那边的国家看到自己的强大。

    “就这样,郑和带着这只当世无敌的舰队和皇帝的愿望出了洋,不久就来到了一个叫爪哇国的国家,当时这个小国正在搞内乱,国中分为两派,一派有一个国王,正各自带着队伍大肆自相残杀,残杀的程度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以至于郑和的船队经过的时候,有一百多个上岸的船员也被杀红了眼的当地士兵给剁了。

    “这下就惹下了大麻烦,当惹祸的那一国领导人知道这个惊天噩耗的时候,苦胆都吓破了,虽然他和另一派在武力竞争上已经取得了胜利,但是眼下即将发生的战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他不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