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赎国之器

    第二十六章 赎国之器 (第3/3页)

挑起了国际争端,对于跨国战争,这一点他倒也有自知之明,凭他手下那点士兵,别说站在郑和背后那个强大的大明帝国,光是眼前郑和的舰队要灭了他也是不费吹灰之力。

    “明朝是在赶走蒙古人的基础上建立的王朝,对于蒙古人的强悍和征服**这些远在海外的小国是心知肚明,蒙古人苦于不能骑马过海,当年蒙古人要是有一支水师,估计他们早被杀得亡国灭种了,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推算题,明朝比元朝更为强大,而且明朝有水师!更何况当时的中国皇帝,那位威风凛凛的永乐大帝,别人不惹他,他也要去惹别人,这一次直接惹到了他的头上,事件是严重的,那么后果肯定也是严重的。

    “无论后果如何,当前唯一能做的就是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认错的态度,想清楚这一点之后,惹事的爪哇国国王立即派出使者,分两路向大明皇帝和郑和认错。

    “不过既然错已经犯下了,那么认错的态度再好也是不够的,听到这个消息,朱棣十分生气,郑和已经全面备战,只等他下令,不过朱棣考虑到这次派遣郑和出海,主要目的不是去搞征服,但是自己派出的和平使者莫明其妙地被杀了,也不能白杀,不打你可以,你得赔钱,当时明朝的要求是爪哇国赔偿六万两黄金,这件事就算结了。

    “得知这个处罚决定,爪哇国王是满口答应,钱再值钱,也没命值钱,可问题又出来了,小小的爪哇国到哪去弄这六万两黄金呢,整个爪哇国当时可说是全国总动员,民间所有的金器全部上缴,连王后的金簪子也捐献了出来,可就算是这样也才凑了一万多两黄金。

    “杀了人,不敢偿命,又赔不起钱,怎么办?爪哇国王整天抓心挠肺,思来想去看来眼前这一关是怎么也过不去了,他几乎想就此逃跑,到其他的国家去申请政治避难,躲得一时是一时,就算躲过了郑和在这里的停留时间也行,谁知道这帮子船队在后面的航行中会不会遇到风暴?明朝总不会为了几万两金子再派出一个讨债队。可万一郑和的船队又安然无恙地转了回来呢?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王后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将国中的一件异宝送往明朝,以代替那赔不出来的五万两黄金,可国王一听就连连摇头,因为这件宝物,对于他和他的国家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你们一定觉得很奇怪,国王宁愿不要自己的性命,宁愿置自己的国家于危险之中,也不愿将这件宝物献出来抵债,那么这是一件甚么样的宝物呢?”陈浊星突然给专心倾听故事的人出了一道问答题,三个人愣了一下,他们看着陈浊星眼镜后闪闪发亮的蛤蟆眼睛,脸上只写了一个答案,不知道!

    这个天杀的,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鬼才知道这些国家会把甚么稀奇古怪的玩竟儿奉为国宝!

    考古学家向他们附过身子,神秘地低声道:“这件宝物,它是半截木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