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 演技摸索

    416 演技摸索 (第2/3页)

次被丢进了黑色莲火的煎熬中一般。

    痛苦的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细腻而清晰。

    这可以说是复制了“活埋”的表演方式,甚至更进一步。因为蓝礼没有被真正地活埋过,却真正地被宣判过死刑。但,同样的方式在“活埋”是可行的,在“抗癌的我”却是不行的。

    “活埋”在狭窄的环境之下,所有的情绪都被放大了十倍乃至百倍,甚至于有些脱离现实,进入一个理想的虚幻环境,近距离特写镜头的拍摄方式更是将这些情绪穿透大屏幕,传递给每一位观众,真正地将观影思想牵扯到电影之中,惊悚恐惧的感受会让脊梁都感到一阵清亮。

    但是在“抗癌的我”里,却是根植于现实,相比于大起大落的跌宕起伏,更加强调的是融入生活的真实感。

    更何况,蓝礼知道,在得知诊断结果的时候,他的反应不会如此戏剧化,也不会如此激烈汹涌。他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一直如此。

    诊断结果宣判之后,那种不真实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知道那个结果是什么意思,医生解释得很清楚,却始终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对自己的生活将会造成多大的影响,那些结果、那些名词解释、那些后遗症,一切都仅仅只是一个留在纸面上的词汇而已。

    就好像怀孕,只有等到孕吐来的那一刻,才真正明白怀孕意味着什么。事实上,高位瘫痪也好,癌症也罢,都是如此。

    威尔也不例外。在得知了自己罹患癌症之后,他有些恍惚,他知道癌症意味着什么,他上网调查了资料,然后发现自己的存活几率是百分之五十,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百分之五十,还不赖,这可是一半的几率呢,比那些百分之十的疾病来说,这已经是幸运的事了,不是吗?”

    于是,他开始积极乐观地面对,接受化疗,接受心理咨询,努力活下去。

    一直到某一天的某一个时刻,他突然就意识到,百分之五十,这意味着他有一半的几率会继续生存下去,但还有一半的几率将会死亡,生命就走到了终点。死亡,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地变得清晰,癌症,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地真实。

    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哪怕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率,但当真正面对的时候,内心深处也难免会冒出一个想法,如果那百分之一发生了,怎么办?就好像空难一样,没有挣扎,没有抵抗,没有机会,就是全军覆没。

    癌症。这个词汇到底有多么强大的破坏力,只有真正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只是一个疾病的名次。

    所以,医生告知诊断结果的时候,那种茫然、那种混沌、那种迷惘,其实是一团混沌的,他明白自己遇到麻烦了,却不知道这个麻烦到底会带来什么改变。

    这一切,在正式开拍之前,蓝礼就已经想清楚了;可是投入拍摄之后,情绪着实太过汹涌,也太过炙热,摧枯拉朽地就破坏了所有的表演节奏。

    这就是方法派演技的特点之一,往往会难以控制,以一种蛮不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