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7 立场鲜明

    797 立场鲜明 (第1/3页)

    艺术创作领域里,始终存在着这样一种作品:有多么讨厌,就有多么喜欢。极度的憎恨和极度的追捧,将此类作品推向争议漩涡,在冰火双重天的待遇之中浮浮沉沉,经过时间沉淀之后,或者湮灭于人海,或者流传于世间。

    “超脱”可以算是此类艺术作品吗?暂时不得而知,只有时间能够证明。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影评人们确确实实是批评与赞誉齐飞、排斥和拥簇共存。正如“娱乐周刊”的丽萨给出了“0.5/4”的超低评分,“银幕”的安东尼则给出了“3.8/4”的匪夷所思高分。

    如此旗帜鲜明的评分,看起来就像是孩子吵架一般,“我喜欢”,“我就不喜欢”,“我不喜欢你”,“我也不喜欢你”……幼稚而冲动,蛮不讲理,两个评分都偏离了正常轨道,但放在作者电影的背景之下,却又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两位影评人,立场清晰、观点坚定地表达了自己对“超脱”的态度。历史上,无数邪典电影、艺术电影都是如此。撇开“超脱”未来的历史地位暂时不说,但可以确定的是,影评人的态度确确实实正在朝着如此方向发展。

    在“银幕”之外,另外还有八家媒体纷纷迫不及待地送上了积极的肯定。

    “纽约客”,“3.5/4”,“没有人提起,但不得不承认,这部作品让我想起了’生命因你而动听’,或多或少地。托尼-凯耶展现出了教育之中最重要的特质:信任,耐心,还有感同身受,并且以一种悲天悯人的视角敲响了警钟;同时,蓝礼-霍尔奉献了堪比理查德-德莱福斯(Richard-Dreyfuss)的伟大表演,如果这依旧无法证明他是Y世代之中最出色的演员之一,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

    “帝国”,“3.2/4”,“凭借着’超脱’之中入木三分的表演,蓝礼-霍尔就值得起立鼓掌的待遇,如果可以的话,一座影帝奖杯会是更加合适的选择。这无疑是今年以来最特殊的一次观影体验,跟随着霍尔的眼睛,观众的心情犹如过山车一般,漫步在这片倒塌的厄舍府之中,反思汹涌。”

    “洛杉矶时报”,“3/4”,“这是一部时时刻刻让观众保持颤栗的作品,犹如沾满鲜血的拳头粗粝而原始地砸向空气,每一拳都能够掀起气浪,看不到,却无比真实;同时,电影还有一些怪异的部分,粉笔画和剪贴画的使用,与电影整体风格格格不入。但,蓝礼-霍尔又一次做到了,带来震撼心灵的演出。”

    “美国周刊”,“3/4”,“托尼-凯耶大胆而疯狂地进行了一场试验:学生到底是如何渐渐地与教育脱节,教师又是如何渐渐地被逼向疯狂。隐藏在学校教育的背后,根源到底是什么?这无疑给所有观众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除此之外,感谢托尼-凯耶,再次奉献了最好的蓝礼-霍尔。”

    几乎是与批判声音针锋相对一般,称赞声音也是一浪高过一浪,而且每一家都是绝对的权威媒体,影评人之间互不退让、互相对峙的场面,火花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