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以点破面

    第354章:以点破面 (第2/3页)

问题。

    于是今年的教育改革,增加专业课程的时候,就一体照办了。但那些研究院所的工程师们都要搬到长沙来了或者即将搬来长沙。所以实际上只有长沙的职业技术学院才开了其它的专业课程,惠州的职业技术学院还是只教电子工程和软件技术。优秀工程师们加入授课,解决了人才培养的短板。同时,他们本人也获得了一份不菲的收入。沈丹青不是葛朗台,他把聘请华裔教师的那份支出,一分不少的给了那些教课的优秀工程师们,于是皆大难喜,工程师们高兴,长胜投资集团也有了持续培养后备人才的能力。

    这就是长胜投资集团的近况,当然,那些基础材料研究所不算,他们不要沈丹青操心,就有研究不完的课题。

    技术要通过产品变现才有资金加快研究的步伐。但是要想设计出现象级产品,并没有那么容易。

    沈丹青对一款新产品的要求就是:要么足够先进,别人难以模仿,要么将产品质量和外观设计做到极致,别人也难以模仿。比如长胜精工的电动工具,就是这么一类产品,因为质量足够高,别的大企业模仿,即意味着无利可图。

    其实还有一类先进产品,国内极端需要,无法自产,那就是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测量仪器。但是这类产品一般都需要多门类多学科的参与,现阶段可能有些研究单位没有时间和人手。

    科学设备和测量仪器,分类比较杂,涉及到许多专业。因此沈丹青不可能样样都知道,于是他就取了个巧,仅仅是下了一道命令,成立一家新的内部股份制企业:长胜精密仪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由属下的研究单位自行去组建和开展研究,他们更专业,知道国内目前缺少哪些科学设备,能做到有的放矢。

    各个科研单位任务多,他们会自行去增加新的人手。沈丹青是把他们当作企业一样管理了,他们自负赢亏,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必须寻找赚钱的项目。否则手下的科研人员就没有收入,或者比别的科研单位收入要少一大截。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赚钱多的研究单位不仅科研人员越来越多,员工的收入水平也比其它研究单位高出一大截。

    有些科研单位,没有什么赚钱的项目,所以一直没有多大的发展,几年来人员几乎没有增长,员工的工资收入也要低许多,比如光学研究所。当初组建的时候有二十多个研究人员,现在还是这么多人。不可否认,他们的研究领域比较单一,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当然比不过其它的科研单位。他们目前只是帮其它的产品和设备提供镜头,自己没有专业的产品。

    不过他们也知耻而后勇,他们正在打报告申请成立光学仪器厂。专门生产光学测量设备和各种显微镜,望远镜。也算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长胜投资集团的整体情况就是这样,发展态势还不错,没有停步不前。除了这些专业做产品的企业和单位,还有一家企业,正在默不做声的悄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