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英德矛盾

    第258章 英德矛盾 (第1/3页)

    一战后,迫于“柏林和谈”条款规定,德国动态型的大型军舰均被英国皇家海军拖走或销毁,海军只剩下威廉港口趴窝的老旧战舰和十多艘残破不全的近海巡逻艇。

    不久,因为土耳其总统凯末尔对地中海充满野心,急于打造强大的地中海舰队,并为此多次到访德国,埃里克只得有条件地将国内所有老旧战舰和小型巡逻艇翻新后高价出售给了土耳其,自此,德意志联邦海军装备彻底清零。

    有海无防的现状让德意志联邦无法正常开展海外扩张大业,也直接导致希土之战不能对盟友奥斯曼帝国施以援手而望洋兴叹的窘境。1921年,在国内经济环境不断改善的前提下,埃里克的第一轮海军装备大发展计划便相继出炉。

    制造业强国各大船厂如火如荼的大生产很快进入了高潮,这一惊世骇俗的举动不但提振了德意志各民族的强军热情,也让英吉利海峡对岸的英国和邻邦法国惶惶不安。

    德国海军发展项目公开竞标的活动,很快便让周边各国戒心日重,不断跟踪关注,甚至串连周边各国进行多方阻挠。英、法两国对德意志联邦的军事动态一直充满警惕,间谍活动也从未消停过,尤其是驱逐舰建造项目竞标名花有主后,关于巡洋舰“预测吨位”话题同时风靡英、法等国军政两界,美国华府也为此开始了激烈的争论。

    德国驻各国使节纷纷接到所在国外交照会,其矛头直指德意志联邦严重破坏“一战后秩序”,违反了“柏林和谈”里维护世界和平的相关条款,并责令德国停止各项军备扩张活动。

    身在汉萨菲尔特宫的埃里克也不胜其扰,总统办公室仅在3月20日晚上便收到了英、法两国大使要求紧急求见的好几个条呈。随后,英国首相劳伦·乔治的特使和法国总统办公室主任相继到访德国,并同时带来了本国元首对埃里克总统的问候和对德国军事扩张的关注。

    外交部长赫尔曼·米勒以国宾礼仪接见了上述两国使节,并委婉地陈述了德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瓶劲和重塑海军的无奈之举。总理施特雷泽曼也礼节性地会见了英、法两国特使,并将埃里克总统的苦衷和致意进行了口头传达。可是,两国特使有备而来,对于施特雷泽曼与米勒的说辞,似乎并不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