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两百三十八章必然的结局

    第两千两百三十八章必然的结局 (第2/3页)

面积庞大,哪怕是有一些原子弹扔进去,也不会有什么太多的问题。

    比起重新崛起的德国、法国,战后30年饱受经济滞胀困扰的英国陷入持续衰弱中,经济上的英国病从始至终困扰着撒切尔夫人首相任期。

    在重重压力之下,香港回归问题处理不好的代价带来的经济损失是英国人难以承受的。

    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香港作为一个口岸城市在中国近二百年的国运起伏中必然回归的历史定位。

    英国殖民当局即使不会用上述口吻,也明白香港的命运最终必然要与中国大陆联系在一起。

    很多时候,英国的领导人比其他国家的人都清楚一件事情,中国已经不是鸦片战争时候的中国了,中国已经崛起在世界之巅,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所以,香港回归中国是必然的。

    李忠信更是清楚,在1945年以前,香港主要就是做的转口贸易,比起广州、上海、天津等等开埠的沿海传统大城市根本没有优势。

    毕竟香港是一个弹丸之地,到香港那边运输还要多经过一道手续,反倒是麻烦了很多。

    但在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后,大批内地企业家与资本云集香港,利用香港的区位优势、不断涌入的青壮年劳动力,在西方对大陆对外经济的严格封锁的情况下建立了一大批出口型轻工业,推动了80年代以前的香港经济繁荣,进而在制造业经济支柱下,凭借中间区位、自由港以及在英国当局主持下宽松自由的金融政策等优势,成长为亚太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

    借来的时间,借来的地方”——末代港督彭定康如此定义他管辖下的香港,就连最后的港督都已经知晓了这样的一种情况,那么,香港回归基本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信哥儿,我还是有一些想不明白,中国大陆那边现在那么穷,而香港这么富有,怎么能够融合到一起去。

    还有,香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