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瞠目结舌的巨奖

    第736章;瞠目结舌的巨奖 (第2/3页)



    “姜董万岁!”

    “我们都发财了!”

    这下不仅仅是卡洛肖夫一个人喊了,就连那些意大利专家也大声而高兴地欢呼起来。

    没有人注意到,欢呼的前苏联专家中有一个专家的眼神猛地亮了一下。

    完成试车,时间已经是凌晨,大家一起相约到食堂吃夜宵庆祝。

    只不过,大家都知道,一款发动机虽然试车成功了,但研发的事情还没有结束,还有很多很多事情需要科研人员去做。其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定标和接受军方的现场试用。

    所有人都知道,军方试用产品可不是将柴油发动机安置在室内试车车架上,用电脑控制它如何运转,然后看看参数如何就行的,而是要将它安装在真正的坦克上,由士兵驾驶坦克在各种地形上奔驰,而发动机必须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不能无故熄火、掉功率、出其他故障,而且零件不能磨损太厉害,也不能出现漏油、冒气等常见的问题。

    相对发动机用在坦克上做实战考验,那么发动机在室内试车架上试车,简直就是哈巴狗在家里的地毯上打滚玩儿。

    这种现场实测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员跟进,必须在现场实时快速解决出现的问题。

    如果说真实环境下的试用是为了更好地打动军方,吸引军方掏钱购买,可以用“武”字来形容。那么,定标工作则是“文”,是科研人员通过大量的文案工作,用文字、图纸和技术资料来向有关部门证明,这款柴油发动机是值得生产的、应该生产也能够生产的。

    可以说,文和武是推进1800马力柴油发动机进入市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同样的,定标工作也非常繁杂,也需要科研人员进行大量的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此时此刻,怎么可能另组科研团队去搞全方位的改进呢?

    所谓定标,就是制定标准,说白一点就是自己给自己定规则,也是向其他人保证:今后我们生产的产品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产品的性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