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城乡在成本上差别巨大

    第872章;城乡在成本上差别巨大 (第3/3页)

流动性大,这就给欧美国家发展农村电信业务带来了不少便利:首先,因为农民的比例小,欧美发达国家暂时抛开农民、农村而发展电信,对国家经济的拖累并不大。其次是,这些农民有钱,他们的固定电话、移动手机所产生的花费跟城里人差不多,电信在这里投入虽然效益不高,但未必就亏本,亏本也不会太大。

    可是,华夏要快速发展,是不能丢掉农村的,不能甩下占总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也就是说,明知在农村投资电信是亏本的,但政俯还得投入,甚至还要大投入,只有把农村的信息流通水平与城市基本同步,农村才能发展起来。

    华夏农民的收入低,他们使用固定电话、移动手机产生的花费也低,跟城市的消费相差很大。所以,与欧美国家的电信投入产出比更是恶劣得多。

    姜新圩现在之所以跟张淑贤这么说话,是因为他是重生来的,知道华夏上辈子在电信发展上是非常正确的,华夏的农村通信基本紧跟时代,没有因为农村基础太差而落后很多。除了那些交通特别不便利,除了那些农户在山区住的实在太分散,广大农村基本都有手机信号覆盖。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率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要知道,这可是在华夏农村非常贫穷的基础上实现的,是非常不容易的。直到2010年之后,很多农村的手机用户基本也只有几元钱的月租费,通话费、信息费都很少。

    华夏农村的电信之所以这么好,就是电信部分不计成本投资的结果,什么“村村通电话”,什么“百万装机大行动”,都是以巨大投资不求回报来实现的。

    如果这些电信企业是私营的,他们会这么干嘛?不可能!

    姜新圩当然希望这辈子的国家和有关部门继续这么干。只有这么干了,广大农村才会出现数以千万级的农民购买手机、数以百万级的农民购买电脑,飞讯集团、中华软件技术公司才能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