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刀阔斧的改革

    第二十一章 大刀阔斧的改革 (第3/3页)

 自从叶飞当上帝国宰相,攻击他的折子就源源不断地从各种渠道传入宫中,而当十八条政令正式公布的时候,攻击他的折子就更多了,有些人甚至在朝会的时候公然咒骂他,以至于天启帝现在干脆不上朝了,改革的计划一切交给叶飞处理。

    谁都知道,天启帝是在甩锅,其实是他想改革,只不过借助了叶飞的手来完成这件事,但没人戳破天启帝的阳谋,他们现在的眼中钉肉中刺只有一个人,就是叶飞。

    针对叶飞的攻击不断发生,叶飞干脆搞了个白色恐怖,直接下了道政令,叫做攻击辱骂上级官员者,一律夺取官位,入狱三年。

    然而攻击他的声音还是持续不停,导致很多人被抓起来,可能是抓的人实在太多,表面上的攻击停止了,各种各样谩骂攻击侮辱指责的折子又开始不断传入皇宫中。

    天启帝对这些折子看都不看,直接原封不动的送到叶飞面前,然后叶飞将折子上面署了名的全部抓起来,于是打那以后,大家的折子都不再署名了。

    官员抓了一批又一批,叶飞让自己的弟子们去取代他们的位置,而对那些被抓起来的人,叶飞手段有点狠,直接命令牢头在监狱里折磨死他们,一个不留。

    有了叶飞的授意,三年的牢狱之灾变得比死刑还惨,帝都的监狱成为了屠宰场,再也没有人胆敢公开指责谩骂叶飞了。

    光抓人杀人还不够,叶飞还要推动自己的政令。为此他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推动科举制度的建立,在人国境内重开学堂,大力推动儒学教学,设计乡试会试殿试等等的科举选人制度;第二就是大力组建军队,军人的选拔遵循的是不论出身,不论年纪,只看身体素质的原则,每一个九州人都可以参军,而参军之后立刻就能摆脱农人的身份成为军人(与士人等同),还能获得丰厚的报酬。

    多管齐下,短短半年的时间叶飞已成为帝国只手遮天的人物。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都在按照他定好的方向有条不紊的进行。实际上,危险的暗流正在涌动,那些暗流都在等待着反戈一击的机会。

    很快,叶飞的危机到来了,引发危机的是一件小事。

    天启帝十三年六月,东宫失火!太子及家眷仓皇出逃,性命虽然无忧,但是东宫废墟中被人挖出了十三把锋利的宝剑。堂堂太子宫中出现宝剑,放在过去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叶飞新修订的律法上有明言:帝国上下皆不可私藏兵器,按照新法来说,这就是一件大事。太子虽然推脱兵器是侍卫的不是他的,可是侍卫的兵器都在帝国兵器库的账册上有所备案,并没有太子家中搜出的那十三把宝剑。

    于是,所有的目光对准了叶飞,看他要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王子犯法不需要处罚,那么叶飞建立新法的威信将会荡然无存;如果叶飞处罚了太子殿下,法律明文规定太子应被处以膑刑,他难道要让帝国未来的皇帝成为残疾人吗!

    这件事闹出之后,有的人在暗笑,而有的人则在推波助澜,添油加醋。事情越闹越打,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叶飞的笑话,而在外面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天启帝选择闭宫不出,一心寻花问柳。

    很显然,天启帝是将太子的生杀大权交到了叶飞手中。

    叶飞知道,东宫失火现出宝剑,这件事情纯粹是有人暗中布局,目的就是让他陷入两难的境地。

    叶飞没有退缩,主动请求天启帝朝议此事。很快,众人请不动的天启帝被叶飞请动了,定好了日子召集文武百官上朝议事。已经很久了,天启帝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再出现的时候朝臣们都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恨不得天启帝赶快把叶飞这个疯子罢免。

    可是他们错了,天启帝仍旧是站在叶飞一边的,天启帝仍然让叶飞主持大局,叶飞想怎么处置太子,就怎么处置太子。

    叶飞得到了天启帝的尚方宝剑直接来了一招狠的,这一举动把太子吓坏了,把不怀好意的老臣们吓怕了。只见叶飞搬出儒家经典,上面写:“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轻描淡写地解决了这件事。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太子作为未来的皇帝虽触犯新法,但不可对其用肉刑,改为在家中禁足一年思过;太子犯错,作为父亲的天启帝也有责任,他便负责在太子禁足期间看管太子,管教他的言行;太子和天启帝身上都背了责罚,但都是轻罚,没有用到肉刑。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犯了错就要接受惩罚,肉刑总归是不能少的,太子身份特殊不可以用刑,但是他的老师对弟子管教不严,理应替太子承受刑罚,而且还要罪加一等。

    按照上述论点,叶飞直接在正大光明宝殿上,当着皇帝、太子和文武百官的面宣布早已拟定好的奏折,他决定:“太子禁足在家一年时间,由天启帝加以管教约束,太子老师即刻处死,处刑的方式叫做千刀万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