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道心所在(二)

    第四十三章 道心所在(二) (第2/3页)

    ……

    参佛者悟理,修道者持心。

    悟理的过程是一时的顿悟,而持心的过程则是一生的坚守和巩固。当有一天,无论身边发生何种事情,你都坚信自己信奉的东西便是世界的真理,是绝对正确的,你的强大将无与伦比。

    云师叔放荡不羁,行事不拘一格,道心伴随他一起成长,从行事乖张成长为我行我素,从我行我素成长为天地无惧,从天地无惧最终进化成唯我独尊。这个时候才有了实体般的压力,领域一旦张开宛若千军万马向你冲来。

    掌门真人行事刻板,为蜀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切以规矩为出发点,道心坚守终身未曾改变,更不断成长。成长过程是顽固脑筋——铁打不动——心如顽石,最后进化成上善若水。

    进化的过程其实就是道心逐步坚定、完善直至最后升华的一个过程,如果刚刚有了雏形的道心因为本身意志的不坚定崩塌了,于修行本身非常不利。

    沈飞就是这样的,本来他一直坚守着善心,以替天行道,惩奸除恶为行为准则,道心的雏形已经呈现。然而,在人国的一系列遭遇,让他的心中产生了怀疑,让他的思想产生了矛盾,让他一直的坚守发生了动摇,以至于曾经有了雏形的道心尽毁,再想凝聚可就难了。

    沈飞要走的究竟是怎样的一条路,若善失去了位置,那恶是否就会占据主峰,沈飞真的会黑化吗?

    沈飞和邵白羽都是惊才绝艳,有着天纵之姿的年轻人,两人的经历南辕北辙,却在兜兜转转之后趋同。邵白羽少而知天命,一心向道,却被大魔王炎天倾一次又一次打压,从最开始的少年义气、看空一切,逐渐成长得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邵白羽现下唯一不能割舍的东西是与掌门真人的师徒恩义,与冷宫月的蒙昧爱情,与沈飞的兄弟情义,这是他唯一割舍不掉的东西,因为割舍不掉便会成为他道心完善过程中的障,阻碍他的更进一步。而沈飞呢,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之后,特别是进入帝都见到了灭族的仇人,沈飞曾经坚持的信念开始一点一点凋零,就如盛开花瓣的枯萎,那其中蕴含着片片花瓣逐渐脱落的无限悲情。苦苦坚持的东西被外力摧毁,直至化作乌有,没有什么比那更难受的事情了。

    毫无疑问,沈飞和邵白羽都正走在黑化的边缘上,两人都正面临人生的抉择和考验,都站在命运的分岔路上。

    是善是恶,是邪是正,选择发生在转念之间,所造就的未来却是天差地别的。

    “呼!”沈飞走出了洞府,大口呼吸雪峰上冰冷的空气。

    他满头是汗,黑暗中的冥想非但没有拨开迷雾,反而令他更加困惑,他已经完全找不到路在何方了,他陷入泥潭中泥足深陷,他不断地挣扎,感觉自己呼吸越发困难,感觉自己正被人掐紧喉咙。修道一途上,他从未有过如此艰难的感觉,如果是外在之形,他只需随便扫一眼便能够学个一二,只需演练几遍便可掌握到七八分火候,任何仙术对他而言都不难掌握。然而心不一样,心是无形的,是无法看到和摸到的,是需要自己探索和找寻的,心不能给予,也无法学习,心是长久岁月的积累,是在一次次的刀口舔血生涯中的人生最终形态。

    有些时候,太过聪明于修道而言也未必就是好事,因为修道是一个炼心的过程,初期阶段越是聪明的人进步就越快,以至于惊才绝艳者低估了求道的阻力,一旦遇到瓶颈容易走入歧途。比如说钟离师兄,聪明如他,继承掌教全部真传又闭关整整八年,出关之后却面临身体瓦解,坠入魔道的痛苦,何等悲哀,这就是太过聪明的代价。因为聪明只可以用来修炼有形之物,无形之物自己的本心却需要漫长的岁月去沉淀和寻找。

    沈飞同样是极端聪明之人,沈飞的聪明表现在过目不忘,常超的领悟力,超常的总结分析能力等等。这让他很轻易地度过了结丹期,很轻易地走完了炼空境。也就仅止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