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太阳照常升起(下)

    第789章 太阳照常升起(下) (第2/3页)

觊觎的肥肉。

    西面,知氏将中行领地收归己有,东面,陈氏控制了河间地区,随着鲜虞中山与赵氏达成同盟,东阳面临南北夹击。在苦苦坚持一年后,柏人终于失守,中行黑肱逃往齐国投靠鲍氏,至此,中行相当于灭亡了。

    在翟封荼的引荐下,赵无恤和中山君在昔阳会面,谈判如何瓜分中行氏的遗产。

    因为地缘的关系,中山方面与赵氏没什么旧仇,仅仅有的一次冲突,还是二十多年前,赵鞅参与了中行吴伐鲜虞的战争。中山君手下的臣子们依靠那次战争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居然“考证”赵无恤的生母狄婢,原来是鲜虞部落的人,被赵鞅作为战利品带回下宫。

    细细算起来,他的生母和中山君一系还有亲戚关系,所以严格算起来,中山君和赵无恤,应该是远方的表兄弟才对哩!

    赵无恤对中山国这种攀亲戚的行径笑而不语,也不想追究真假,不过既然对方示好,他也伸手不打笑脸人,于是双方结下“兄弟之盟”,中山君四十多岁的人,还腆着脸称呼赵无恤“表兄”。

    就算是亲兄弟也得明算账,对中行氏领地的瓜分,按照实际控制区域而定,中山方面获得了鼓、肥,赵氏则获得柏人。如此一来中山恢复了旧土,赵无恤也对满是狄人部落的鼓、肥兴致缺缺,无法编户齐民的地区,短时间内价值不大。

    有了鼓、肥两县,加上失而复得的仇由,晋燕交界的一些隙地,中山的人口剧增到了四十余万!一个强大的实体已经在燕晋齐中间崛起,历史上中山也是战国小强之一,不可小觑。

    但无恤这会也没空收拾他们,因为他反而有求于中山君。除了柏人之外,这场盟约给赵氏的额外好处,便是借中山国控制的井陉发展下一步军事行动。

    今年夏末,赵无恤让主力在太行一线发动攻势,吸引敌人的注意力,邮无正和赵伊则带着一万赵军翻山越岭通过中山国,收复陷落的马首、盂等城邑,驱逐了盘桓在太原盆地的代戎,杀到晋阳城下。

    晋阳的军队在韩氏的大败中被牵连,丧失大半,丁壮也大多跟随赵鞅去了东边。但因为晋阳人心向赵,城墙完整,府库器用充足,仓廪粮草实备,甚至连宫殿四周都满是茂密环生可用来造箭杆的“荻蒿”、“楮楚”,高十余丈。

    智氏引代戎入寇,却顿兵于晋阳之下,见强攻无效,便采纳知瑶的计策,改用围困及水攻的战术,切断所有出入通道,决开汾水灌淹晋阳城。大水淹没城内“三版”(六尺),两年下来,粮食即将断绝,人们悬釜做饭,搭棚居住,生活非常困难。

    但他们还是在董安于的带领下坚持到了现在,终于得救后,满城皆哭,白发苍苍的董子得知赵鞅逝世的消息后,也痛哭垂拜温县方向。

    至此,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太原盆地光复后,赵氏已经从东、北两面对晋、知、魏完成包围,他们已经失去了天险,战争很可能会在今年内结束。

    所以赵无恤也开始考虑战后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