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 人才缺口
第6集 人才缺口 (第1/3页)
公元1936年元月1日,大明怡福二年元月1日。
1935年辞去了,世界步入了1936年。从这一年开始,世界局势更加紧张,将一个危机接着一个危机,一直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
但现在局势最紧张的地方在东亚。明朝和清朝,这两个远东大帝国,已经先后战争动员一周了,各自的预备役兵员尽数入伍,工业也正在转入战时经济。原先的民用纺织企业,纷纷转入生产军装、被服,生产镰刀农具的,正在生产刺刀。生产拖拉机的工厂,正在生产坦克。一些金属加工厂,现正在拼命地生产钢盔、水壶、饭盒,生产电缆的工厂,在疯狂生产大捆大捆的带刺铁丝……
根据各国估计,北清原有陆军400万到450万,经过一个星期的动员,现在至少已经扩到了700万人。而南明陆军,原有80万到90万,现在至少扩到了150万到180万……
南明的长江防线,西部和中部都是依托横断山脉、大雪山、大巴山、大别山等崇山峻岭,易守难攻。经常是碉堡和炮台就修在悬崖峭壁上,万丈峡谷之间就是涛涛激流。清军面对这等天堑,根本就没有尝试进攻的打算,只是像平常一样,留守少量部队监视。
但是在大别山以东,过了安庆,山地防线到这里就没有了,只剩下一条宽阔平缓的长江。明军失去了山地屏障,只有依仗长江南岸的坚固工事。双方都知道,无论是清军南侵,还是明军北伐,只能从这一段突破。
目前清军在四百多公里的这一段长江北岸,集结了350个师,近400万人。平均一公里一万人。兵力密度相当高。
因为清军从安庆以西突破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明军主要兵力也都放在这一段。另外明军主要是依托防线,也就是躲在钢筋水泥工事里,用大炮、机枪、铁丝网、地雷迎战清军的血肉之躯,比较省兵力,故长江防线虽重要,但部署在上面的军队并不多,只有三、四十个师,还有60-80个师放在防线后面几十公里处,作为战略预备队,准备迎击可能突破防线的清军。剩下30-50个师部署在浙江、福建、广东距海岸100多公里的地方,凭借内线优势,防范可能趁机登陆、趁火打劫的日本。
面对兵力绝对优势的清军,明军兵力捉襟见肘。
但是因为明朝的优势海军,清朝只敢把一半兵力压在长江北岸,另外几百万军队要布置在漫长的海岸线上,防止明军选择性登陆。
明朝在长江防线南边,专修了一条沪昆铁路。从上海一直通到昆明,在西部的崇山峻岭中穿行,逢山穿洞,遇水架桥,光是穿山隧道就不计其数,始终平行于长江防线。南明靠着这条大动脉给大山中的防线输送补给、输送兵员。这几天这条铁路大动脉几乎是全负荷运行,每天都有不少列军列喷着黑烟白雾,穿梭于崇山峻岭、悬崖和隧道之间。
……
今天是向小强担任人民卫队司令的第一天。他正在自己的司令官邸中,背着手出神。副官蜗牛在一旁指挥人往里搬家具。
太快了。这才多久,就从刚穿越来的那个湿淋淋的、快冻死的倒霉小子,一跃成为大明帝国的“党卫军”司令,成为天子近臣。自己指挥的人民卫队,理论上也与东厂这种机构平起平坐了。
但是,更大的挑战还在后边。在女皇看来,自己是个英国高级情报官,放弃英国国籍和职务,来故乡效忠的,掌管这么一个机构自是问题不大。但是,向小强自己知道,他不过是个广告公司不得志的小白领而已,整天靠笔杆子写广告、做策划,先忽悠客户,再帮着客户忽悠消费者而已。连经理、连主管都没当过。指挥一支相当于党卫军的武装,现实吗?
现在人民卫队初初组建,只有这么一个地方而已,连人手都缺乏,目前还只有自己那几个突击队手下,还有刚刚跟女皇要来的、原蚱蜢号全体艇员而已。这样也才二十多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