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丰衣

    第256章 丰衣 (第2/2页)

这潮流对于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群众来说,在能力范围之内,最容易达到的应该就是穿着了。

    这种攀比到了当下,甚至早已经超出穿着本身的价值了。

    以前是比谁穿得暖,然后是比衣服的颜色,再后来颜色实在是太丰富多彩,没有一种衣服的颜色能够使自己穿起来有鹤立鸡群的感觉了。

    于是大家又来比款式,可这再好的款式都有人仿制得出来,遍街都是的款式哪怕再好也无法体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好吧,款式咱比不了,咱比品牌,你那些手工作坊生产的东西能够与那夏奈尔、范思哲之类的世界品牌相比吗?

    这已经比到了世界品牌,也许大家就会相安无事了吧。

    可是,这还没有完,就算相同品牌也有不同的档次吧,于是大家又来比档次、比价格,一天到黑在心底攀比得没完没了。

    那衣柜里的衣服也越堆越多,甚至好多衣服都只穿过一两次,哪怕自己再喜欢,但因为档次比不过同事、朋友或邻居,就只能束之高阁。

    普通百姓的衣服档次肯定不能跟那些富贵人家比,但每人一年添置个几套衣服的情况已经是最普遍的了。

    而那衣服现在却不是一两年就穿得坏的,尤其是现在有很多套衣服可以轮换着穿的情况下。

    那些正在长身体的就更不用说了,以前孩子多的时候,老大穿过的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连一件棉衣都可以穿出传家宝的包浆来来。

    可现在嘛,这些孩子可都是老一辈人眼里的祖宗,奶奶买了一套,外婆怎能落后,逢年过节总得表示表示,不然这孩子不跟你亲热啊。

    一来二去的,家里的旧衣服是越来越多,那些成色还好的扔掉又有些可惜,卖又卖不起价钱,捐给某会的话,别人还看不上。

    新闻里不是说了吗?那些全国各地捐给灾区的衣服成吨地堆在仓库里发霉,根本没人要。

    现在的灾民可不是那些历史剧里的灾民,至少他们不会因为吃穿得不到保障而丧命。

    当然了,大部分灾民都是爱国的,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们还是要支持国货,尤其是有毛爷爷头像的国产货,从来就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