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幼儿园

    第464章 幼儿园 (第1/3页)

    一个人对某件事的专注程度,决定着他在这件事上所能达到的高度。

    华夏国的大夫如此,厨师如此,甚至连人数最多的农民,也是如此。

    在华夏国这种特殊的的社会管理机制下,所有人都可以去尝试一下其它职业岗位的艰辛,也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作为自己的事业。

    他们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自己如何才能够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挣到更多的华夏币,以不断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平。

    只不过,诚信和法律是他们做一切事情的底线,一旦突破这个底线,绝对是得不偿失的结果。

    ……

    随着华夏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新生婴儿在分娩过程中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大量新生婴儿的出现,给华夏国的未来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

    可是,在这些新生力量可以发挥作用为社会作出贡献之前,或多或少的加重了华夏国青壮劳动力的负担。

    为了把那些青壮劳动力从抚养小孩的过程中解放出来,并且使这些华夏国的未来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魏民生向小宝提议,尽快开始在华夏城建立国有幼儿园。

    对于华夏国这样一个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高度集中的国家来说,搞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常简单,根本不会遇到需要对个人的私有财产进行强拆的情况。

    只要确定了国家的方针、政策,国资部自然就会对相关的场地、人力和物资进行配置。

    在魏民生的提议下,华夏国国资部也意识到,以前那种分散式的教育方式,只适合于扫盲式的成人教育,并不能显著提高华夏国人的综合教育水平。

    虽然利用华夏国现有的人才选拔机制,也可以培养出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科技人才。

    但这些所谓科技人才具备的综合知识水平却显得有些缺乏,而且,他们在整个华夏国人口中的比例来看,也不到万分之五。

    就算是把所有通过华夏国考核的人都计算在内,比例也不到百分之十五。

    这样的识字率,与周围国家相比,已经相当于一个奇迹了,但与魏民生给他们所描述的那个世界的教育水平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