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雁门关外谋新城

    第517章 雁门关外谋新城 (第1/3页)

    根据李严他们汇报的情况,魏民生在地图上找了半天,才明白他们在没有全球定位系统的情况下,已经偏离了航线。

    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应该在现实世界的朔州附近,与原定的目的地相差了一百多公里。

    根据魏民生从网上查到的资料,朔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晋北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区,四季分明。

    春季雨雪少,风沙大,蒸发量大,经常出现干旱天气;

    夏季雨量集中,间有大雨、暴雨、冰雹等;

    秋季雨水少,早晚凉爽,中午炎热;

    冬季风多雪少,气候寒冷。

    朔州境内年平均气温一般为3.6℃~7.3℃左右,越到西北方向气温越低。

    这样的地方,在魏民生看来根本没有任何进行开发的意义。

    风沙大、经常性的干旱、气候寒冷、早晚温差大,甚至连居住都感觉并不舒适。

    本来,魏民生还打算让他们再向西北方向继续移动一百多公里的。

    但看到矿产方面的资料之后,才发现这朔州也是一个好地方啊。

    不说其他的,至少平朔区域就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露天煤矿。

    而目前在现实世界中的煤炭价格一吨在五百元左右,一些热值较高的优质煤炭,一吨的价格甚至在六百元以上。

    除此之外,丰富的石灰岩矿藏,使得这个区域具备了大规模生产水泥的基础。

    不论是煤炭本身,还是生产出来的水泥,都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至于其它的云母、石墨、石英、高岭土、沸石、长石、铁矿等矿藏,对于现在的华夏国来说,却显得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从朔州的地理位置来看,又是雁门关外最大的一片盆地,是所有进出雁门关商旅的必经之地。

    如果华夏国在这里筑上一座城的话,相当于把整个盆地和北方的大量矿藏都纳入了华夏国的控制范围。

    北方的土地,相对于南方一年几熟的粮食产量来说,那确实是天壤之别。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可就算是那最富的一套,在魏民生看来,至少现在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