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公用电梯

    第565章 公用电梯 (第2/3页)

众长,解决发展过程中可能最到的绝大部分问题。

    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现实世界无法修建这样的“电梯”装置,吴光良真的有点动心,想把这个东西弄出来。

    可是,没有可是,现实世界老旧小区的楼间距离非常小,再加上随处可见、乱停乱放的车辆,根本就没有办法修建这样的东西。

    而且,这种新型的设备属于特种设备的范畴,国家对于特种设备实行的是目录管理。

    特种设备目录必须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才能执行。

    在各种管理部门几乎可以全程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情况下,一种新型的、没有经过实践和时间检验的设备,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的财力、物力和精力,才能够进入量产阶段。

    吴光良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做这样的事情,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只借鉴了这种“电梯”使用过道来连接各楼层的想法。

    如果一、二楼的居民确实要反对安装电梯,他完全可以选择在距离单元楼梯三米之外的地方来修建单独的电梯井。

    三米的距离已经相当于楼梯间的宽度,根本不会影响到楼梯间的使用,也不会影响到低层住户的采光,电梯运行时的噪音也被控制在允许的范围。

    也就是说,只需要留出这三米的距离,老旧楼房加装电梯时,一、二楼住户提出的反对理由已经完全不成立,通过审批的可能性极大的提升。

    由于架空过道的灵活性,所以,这样的电梯可以修建在楼梯间之外,也可以修建在两个单元的楼梯间之间的空地上,还可以用过道把连续的三个楼梯间都连起来,进一步减少每一名住户的投入和运维成本。

    如果两栋楼的单元楼梯间是相对设计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用两部电梯来满足六个单元住户的出行需求。

    如果一个单元的住户要加装电梯,每户人的投入需要两、三万RMB。

    但如果两部电梯可以满足六个单元住户的情况下,每户人的投入只需要一万元以下,而且电梯的后期运行维护费用会分摊得更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