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精细化分工

    第587章 精细化分工 (第2/3页)

人士就可以做到的普通岗位。

    比如说,以前钢筋工的工作,只要是与钢筋有关的事情,多少都要会做才行。

    但是在民生公司的工地上,每一种钢筋构件的加工都被标准化了。

    一个人如果只学会加工一种钢筋构件,在合适的标准化工具的支持下,很容易上手并达到统一的标准。

    对于一座占地面积达一平方公里的新城来说,哪怕是只加工一种钢筋部件,也不是几个熟练工能够做得下来的。

    细分的工作岗位,极大的降低了特殊工种的门槛。

    在工作量达到饱和的情况下,一百个什么都会做的专业钢筋工,工作效率并不一定比一百个刚上手的专一钢筋工高。

    但是,一百个专业钢筋工的月工资支出可以达到上百万,而一百个专一钢筋工的月工资支出却只有二、三十万,相当于节省了一大半的费用。

    这些节约出来的费用,实际上最终会反映到这座新城里的房屋租金上,因为,在吴光良的规划中,这座新城里的房屋租金是按照其修建成本来核算的。

    也许现在大家感觉不到,但在新城修好之后,大家就会明白新城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

    也许,站在钢筋工的角度来看,民生公司这样的做法是拉低了他们收入水平。

    但是,站在那些并没有全面钢筋加工技能、只经历过简单培训的普通民工的角度来看,民生公司这样的做法却是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并且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这样的结果就是,那些所谓专业技术工人才能掌握的技能,在民生公司任务平台的支撑下,正在迅速地被普通技术工人所替代。

    这种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并不对个人的工作经验有多少要求的工作模式,让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因为工作经验只能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来慢慢地积累,但如果只需要做其中某一样相对固定的工作,只要具有基本的模仿学习能力就可以了。

    当他做好了某一件事情之后,再以此为基础,继续学习相关的技能,他的工作能力自然就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