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横祸滋生

    第二章 横祸滋生 (第1/3页)

    忙罢秋收秋种,又在家里呆了一段时间,妺喜闲的着急,觉得很无聊,就和商汤又一次带着几个丫鬟仆人,外出游玩,这次他们是漫无目的的到处闲逛,转了几个地方,不知不觉间,他们就来到了伏牛山,但见这里群峰林立,五彩斑斓,风光非常优美,妺喜感到很开心,就问商汤,这山是什么山,为什么这么美。

    这一问还真把商汤给问住了,于是他们就住进山下一家宽敞的茅屋,找来当地一位老人,把这些问题拿来向他请教。

    老人就跟他们讲了,伏牛山的传说。

    伏牛山八百里,天下闻名。可因何取名叫伏牛山呢?这里有一段非常美丽的神话传说。

    话说宇宙之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上有天,下有地,日月星辰各归其位,天上有神仙,地上有人类。人神相似,大同小异。天上有一头老黄牛和一个蚕姑姑,他们都是神仙。老黄牛生得角似弯刀,眼赛铜铃,一身黄毛,金光闪亮,身强体壮,力大无穷,他性情耿直,专爱打抱不平。他在天上职位不高,只管拉犁翻地,别无事干。蚕姑姑是个少女,只管吐丝结茧,织布裁衣,整天坐在屋里,忙得不能休息。她就是人们常说的玉女。

    一天,老黄牛从玉女的织机房前走过,看见玉女愁眉苦脸,就走过去问道:“玉女妹妹,看你面带愁容,是谁惹你生气了?”

    玉女叹气说道:“唉!牛大哥,王母娘娘说我织布偷懒,还说我有思凡之心,发了很大脾气,说我犯了天规,非按天规条律罚我不可,我能不发愁吗?”

    老黄牛一听,心里非常气愤,就大喊大叫地骂道:“好个不讲理的老王婆,真不是个好东西,平白无故地无事生非,真是欺人太甚!”他知道王母娘娘对他有磕绊,心里记恨他。那是因为是他给牛郎出的主意,让牛郎把在瑶池里洗澡的最小的一个名叫织女的衣服偷偷藏了起来,由此牛郎才和织女有了爱情成了亲,生下了一双儿女。后来这件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很恼火,说他们是偷香窃玉、私自结合,触犯了天规。就拔下头上的银簪划了一道天河,拆开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把一对恩爱夫妻隔在了银河两岸。老黄牛气愤不过,就取下脖子上的梭头,吹一口气,变成一根扁担,让牛郎担着一双儿女去追织女。牛郎过不去天河,得到了百鸟的相助,在漫无边际的天河上搭起了一道鹊桥,终于在七月初七的夜晚,牛郎织女在鹊桥上见面了。这件事,王母娘娘恨透了老黄牛,几次在玉皇大帝的枕头上吹风,说老黄牛的坏话,气得玉帝吹胡子瞪眼,非找个岔子治治老黄牛不可。只因老黄牛总是勤勤恳恳地耕地,任劳任怨,忠于职守,找不出什么毛病,也就奈何他不得。

    玉帝想治老黄牛的险恶用心,被老黄牛看出来了,他决心离开这个不讲道理的天堂。一天,他对玉女说道:“咱俩下凡吧?这里我实在呆不下去了,成天受不尽的窝囊气,这地方情理不顺,极不公平,那些职高位显的大神大仙,整天享受着玉液琼浆、美食仙果,吃饱了没事干,想着法子摆弄我们这些小神。我们吃苦卖力,还得受气。你再看那人世凡间,从盘古到如今,人们还不会耕种,吃的是兽肉野果,穿得是树叶兽皮,多可怜啊!我们下去,帮助他们耕种养蚕,学会过日子,男耕女织,有吃有穿,把人间变成幸福乐园。”

    玉女说道:“下凡的事我也想过,怕的是万一被玉帝知道了,是要受天条处置的,你说我们该怎么办?”老黄牛将大腿一拍,气雄胆壮地说:“怕什么!胆小就成不了大事!我到人间为世人垦荒犁地,播种五谷,要是玉帝派天兵天将去抓我,我就给他们对着干!用我的尖角先羝死几个,给他们点眼色瞧瞧!看我老黄牛是不是好惹的!如果干不过,我就变成一座大山,他们对我就没办法了。你呢,你可以把丝吐出来,结成屋子,你藏在里边,他们只能看见是个茧子,却不知道你在里边藏着,可保险了。”

    玉女说:“牛大哥,我听你的,只是天这么高,我们怎样下去呢?”

    老黄牛说:“我有办法。你骑在我的背上,闭上眼睛,千万不要睁开,我驮着你,驾起云雾,今夜我们就离开天宫。”

    这一夜,银河倒挂,月白风清,老黄牛驮着玉女蚕姑姑,驾起一朵黄云,直向人间飞去。玉女闭着眼睛,耳旁响起呼呼风声,好似坐轿一般落下,到了人间。

    老黄牛说:“玉妹,睁开眼吧。”

    玉女睁眼一看,只见山川秀丽,风景如画,天高地厚,日暖风和。玉女高兴地说;“人间比天上美的多了。”

    老黄牛说:“人间的美景,天上是没有的,只是你看,到处一片焦黄,旱成这个样子,河干水枯,万物凋零,缺水没雨,怎样让老百姓种庄稼呢!”

    玉女说:“这很容易,我在这里等着,你快回去奏知玉帝,派青龙往这里下场雨不就有水了吗!”

    老黄牛摇头说道:“这可使不得,我们是偷着下来的,要是让玉帝知道我们下凡了,肯定要把我们抓回去,那就一切全完了,不过办法还是有的。我看这一带山区,地下水源丰富,我的力气大,又会拉犁,干脆就由你来扶犁,由我来拉,将地下水犁出来,犁出一条河,灌溉两岸农田。”

    玉女赞成地说:“这是个好办法。”

    于是玉女扶犁,黄牛拉犁,一口气走了七天七夜,犁过之处,河水清澈,水旺人兴,五谷丰登。人们给这条河起了个名字叫“一犁河”。后来,女娲补天时,在这里洗过补天石,看到这里风景秀丽,就把“一犁河”改名为“伊里河”,后来又演变为——伊河。

    老黄牛和玉女下凡的事,还是被玉帝知道了,玉帝就派二郎神杨戬带了天兵天将到凡间捉拿老黄牛和玉女。这个消息,老黄牛很快就知道了,急忙向玉女说道:“你快藏起来吧,等我打败了天兵天将,就来接你。”

    玉女说道:“不,牛大哥,我不能临阵脱逃,我要与你并肩作战,你打倒一个,我就用丝绳捆绑一个,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嘛!”

    老黄牛着急地说:“快走吧,再迟就来不及了!”说着就一把抓起玉女,“呼”一声,向远处抛去。说也真巧,正好将玉女抛到一片桑树林里,玉女就在那里过起了生活,吃桑叶、结丝茧,后来这地方就叫“桑坪”。

    二郎杨戬带着天兵天将在一处草坪上扎下了营寨,这地方后来就叫“二郎坪”。

    在与天兵天将交战中,老黄牛大奋神威,勇不可当,头上的双角,化作两把锋利的弯刀,在阵中横冲直撞,天兵天将节节败退。

    二郎杨戬见天兵天将不能取胜,勃然大怒,他知道只有使用宰牛刀方能取胜,只听他在空中大喝一声:“老黄牛快来受刀!”

    老黄牛心里一惊,抬头一看,只见杨戬手里拿了一把宰牛刀,吓得身子一颤,知道大劫难逃,急忙“扑通”一声卧倒在地,心里憋了一口气。

    只听“咔嚓”一声,宰牛刀劈了下来。随着劈下的刀势,“刷”!把一个巨大的牛头甩出一百多里,落在一条深沟里。这条沟后来就叫“牛头沟”(在今天的嵩县境内)。从老黄牛脖颈里流出的血,把一条山沟里的水都染成了红色,当地人把这条河起名叫“红落河”,年代久了,“红落河”就叫成了现在的“洪洛河”。

    老黄牛的头被杨戬用宰刀砍掉了,身首异处,怎能活命!他怕二郎杨戬收走他的牛魂,就什么都没有了。于是他把憋在胸膛里的那股仙气再使劲一憋,只听天塌地陷似的一声巨响,“轰隆”一声,一个庞大的牛体竟变成了一座大山,卧地八百里。这座山就是天下闻名的“伏牛山”。

    玉女不见黄牛大哥去接她,心里非常挂念,望眼欲穿,每天都要站在山岭上引颈观望,希望看见黄牛大哥的到来,但她失望了。后来这个岭人们就叫它“望牛岭”。老黄牛变成了一座大山,他的肋条筋骨化为千沟万岭,浑身的牛毛变成了莽苍林海。由于老黄牛的一点灵气不散,就凝聚了伏牛山的灵光秀气,成了风景秀美的天下名山。

    听老人这一讲,两个人大为高兴,就请老人带领他们畅游伏牛山。让他们先安顿下来休息几天,浆养一下身体,然后带他们游伏牛山。

    伏牛山属秦岭山脉东段支脉,在夏王朝都城附近(今天的河南省西南部),东西绵延八百余里,是一条重要山脉,西北-东南走向,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它构成了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岭。伏牛山脉规模巨大,山势异常高峻雄伟,主要是花岗岩山地。其中西北段山体宽阔完整,山势高峻雄伟,由此向东南分支解体,山势也逐渐低缓而分散,变为低山丘陵。山脉主脊地带,层峦叠嶂,多悬崖峭壁和奇峰突起。高峰有景室山、鸡角尖、石人山等,峰顶初夏常见风雪,伏牛山脉西北段山势高峻,气候湿润,且垂直气候变化比较明显。伏牛山脉西北段山体被西北-东南走向的老灌河断裂谷地纵向分割成两列规模较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